临近春节时,“新中式”消费热度不断升高,从服装、家居到文创等领域的“新中式”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这些产品既保留传统元素又符合现代审美。
临近春节,“新中式”消费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景象。无论是“新中式”服装、家居,还是文创产品,其热度都在持续攀升。这类产品巧妙地融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逐渐成为众多年轻消费者展现个性和品味的佳选。
服装方面
传统衣料纹样融入日常穿搭
“中式服装本身就有着浓厚的过年氛围,而近年流行的‘新中式’风格更是增添了时尚感。”在百荣世贸商城,二三层女装区域有十几家“新中式”服装专卖店。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春节新衣,韩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在一家店铺内,衣架上挂满了近百款不同的“新中式”服装,像对襟圆领的提花小袄、斜襟系带的宋锦马甲、缎面梯形褶的深红色马面裙等。这些服装价格在三四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首次尝试“新中式”风格的韩女士试穿了四五件后,最终买下了一件带有“龙凤穿莲”纹样的淡粉色宋锦外套。
“这件衣服卖得特别火,只剩最后一件了。”另一家店铺的店员向记者推荐一款明星同款斜襟落肩外套时说道,“以前店里的消费群体以中老年女性为主,颜色多为蓝、黑、紫等深色,样式也比较端庄传统。”店员还介绍,这两年“新中式”服装流行起来后,店里上新了许多新款,“这些新款既保留传统元素,又加入了时尚设计,现在店里年轻顾客占了六七成。”
在西城的一家服装店,不仅售卖“新中式”成衣,还提供定制服务。店主栗子介绍:“一般做春节衣服的老顾客,年前一两个月就来定制了,我们年前三周就停止接单。店里的衣服都是原创设计,从顾客选款式、材质,到设计、打版,再到师傅制作,大概需要一个月工期。‘新中式’服装制作沿用了很多传统手工技法,像这种金鱼形状的盘扣都是师傅手工绕成的,很费时间。”
栗子边整理刚到货的宋锦马甲边说:“过年买这种马甲的顾客特别多,我们又赶紧进了一批成衣。”在她看来,“新中式”服装通常会选用中国传统衣料和纹样。“好的‘新中式’服装会选择宋锦、香云纱等传统丝绸做底料。春节时,漳缎也很受欢迎,上面的立体绒都是手工一点点织成的,穿起来很有质感。”她指着一件大红色漳缎马甲说,“像八达晕纹、缠枝纹、宝相花纹这些都是经典纹样,样式好看,寓意也好,大家过年买衣服都喜欢讨个好彩头。”
在传统纹样基础上,“新中式”服装也不断加入新元素。栗子说:“像盘扣样式,除了传统的一字扣、盘香扣,还设计了兔子扣、金鱼扣等,再加上一些流苏,挂两个小金葫芦,时尚感就有了。而且‘新中式’服装更注重提升穿着体验。‘新中式’上衣很少用传统唐装的上肩袖,更多选用插肩袖或落肩款,这样衣服穿起来舒适自在,下身也不一定非要搭配马面裙这样的传统裙装,搭配牛仔裤、休闲裤也很适合现代人日常穿着。”
家居方面
首选榫卯结构 兼顾舒适实用
在家居市场,“新中式”潮流也悄然兴起。“一提到中式家居,很多人就会想到那种方方正正的红木家具,觉得只有中老年人会喜欢,但现在有了很多创新,产品定位更加年轻化。”崇文门附近购物中心里,一家主打实木家具的店铺格调雅致,店员正在向进店选购的刘女士介绍“新中式”家居产品,“这些是樱桃木,色泽会随着时间慢慢变深,有一种复古韵味,款式经过改良,更时尚也更实用。”
店员指着身旁的沙发说:“过去中式沙发坐感比较硬,我们就在实木底座上加了布艺包裹的海绵垫,这样坐上去就舒服多了。”说完,她又介绍了一些细节优化之处,“边角经过打磨,减少了磕碰的可能,线条也更柔和。”
看到刘女士在看一款实木搭配岩板的餐边柜,店员接着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做咖啡,餐边柜上面的洞洞板方便挂各种小物件,岩板台面容易打理,也更耐用。”
西单附近,另一家原创家具店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店员说:“我们的实木家具首选榫卯结构,尽可能保留传统工艺,造型上又有很多独特设计,给人一种新鲜感。”以店里的桌椅为例,每款都有独特的设计,连名字都很有特色。“比如‘李白椅’,既有实木椅的稳重感,又通过相对柔软的皮面靠背,营造出一种松弛惬意的诗意氛围。”
此外,设计师还将中式传统美食抽象成有趣的元素,让家具充满烟火气。店员介绍:“这款‘蜜卷儿桌’的桌边像糕点一样向内卷曲,线条简洁柔和,桌底却大有乾坤,复杂考究的木质加固件能有效避免桌面开裂。‘面条凳’也很有趣,看似普通的长条凳,用几根‘面条’点缀后就变得与众不同。还有‘春饼桌’,独特的春饼折线让厚重的木料变得灵动,也给生活增添了更多趣味。”
在店员看来,两代人在选择家具时容易产生分歧,老一辈往往喜欢实木材质,年轻人则喜欢有个性的造型,改良后的“新中式”家具恰好能让两代人达成共识。“刚才就有一位阿姨,开始还担心儿子和儿媳不认可她选的实木家具,把照片发过去后,小两口对款式很满意,两代人就这样达成一致了。”
文创方面
国宝变身盲盒 纹饰承载文化
在王府井商圈,“新中式”之风也席卷了文创领域。这里的文创产品被形容为“把博物馆搬回家”“现代人的精神刚需”“皇帝用啥我用啥”等。一家店铺里,博物馆冰箱贴取材于不同时代的文物,像新石器时代的玉龙、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秦汉时代的长信宫灯、元明清时代的永乐宫琉璃鸱吻等。
20岁的小郑看到后兴奋地叫来朋友一起欣赏:“这组宫廷琉璃冰箱贴好精致呀!料石荷花形鼻烟壶、蓝玻璃描金花盖罐、青玉云龙戏珠纹方瓶,听名字就很有讲究,‘中式美学’一下就具象化了。”冰箱贴旁边,一组纯手写系列团扇小书签也让小郑爱不释手,“只有掌心那么大的团扇上面有书法、有国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带孩子逛街的李女士看中了一款AR趣味考古盲盒。“孩子平时就喜欢盲盒,这里面有四羊方尊、青铜犀尊等,隐藏款也是镇馆之宝,还能扫码看介绍,既好玩又能长知识。”李女士还对中国古建系列的木制拼插模型很感兴趣,“可以亲手拼流杯亭、垂花门,感受古建的魅力。”
在杨梅竹斜街的一家文创空间内,一进门就能看到满目的中国元素。中国古代刺绣纹饰系列、古代建筑装饰系列、中国古代瓷器纹饰系列等热门系列被开发成了冰箱贴、徽章、钥匙圈、杯垫、明信片、帆布包等各种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
临近春节,“新中式”消费涵盖服装、家居和文创等领域热度不断攀升。在服装领域,传统元素与新设计融合,吸引众多年轻消费者;家居方面,榫卯结构等传统工艺与现代舒适实用需求相结合的“新中式”家具受青睐;文创领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各类文创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文化和趣味的追求。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