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外贸的发展情况,包括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且同比增长5%,连续8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海关总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出台多种措施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落实税收优惠、推出各类便利措施等,同时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也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不断增加,口岸布局功能也得到优化,最后提到当前外贸面临外部环境冲击,海关总署将继续出台支持措施助力企业发展。
海关总署党委书记孙梅君于7日在全国海关工作会议上透露,2024年我国外贸取得了重大突破,外贸总额首次冲破43万亿元的大关,较上一年同比增长了5%。这一成绩使得我国连续第8年稳稳地占据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海关方面全力以赴,积极落实各项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措施,以此来保障跨境贸易能够便利且畅通无阻地进行。
在2024年期间,外部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还在不断增多。面对这样的情况,海关积极优化服务,大力促进贸易便利化,从而推动我国外贸在质量提升的同时数量也保持稳定。在这一年里,海关出台并实施了多达16条措施,这些措施旨在进一步优化口岸的营商环境,并且促使企业通关更加便利。海关还针对重点行业开展了税政调研工作,认真落实关税减让政策以及各类税收优惠措施。通过这些努力,全年总共减免退税款达到了2829亿元,这无疑为经营主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海关还推出了一系列的便利措施,像支持邮轮产业发展、推动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取消海外仓备案等,同时大力推进保税维修再制造发展的速度,这些措施有助于培育外贸发展的新动能。
2024年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新增加了55项服务功能。由海关总署牵头,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在全国20个城市集中开展了2024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这一专项行动的目的在于着力培育和树立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示范高地,其中的29项改革创新措施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在2024年,经过国务院批准,新开放了4个口岸、10个口岸扩大开放、4个口岸退出口岸,这使得全国口岸布局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全国智慧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海关总署率先出台了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22个地区的57个口岸开展智慧口岸建设试点工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累计提供了25大类、923项服务事项,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对于“一站式”“全链路”业务办理的需求。
孙梅君指出,当下我国外贸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冲击。对此,海关总署将会及时地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精准性,而且含金量很高,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稳定订单、开拓市场。海关总署还将主动回应市场所关切的问题,规范涉及企业的执法行为,坚决杜绝趋利性执法,从而提升市场的信心,激发企业的活力。同时,海关总署将坚定不移地促进扩大对外开放,为跨国经贸往来提供便利条件,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联动效应,以高水平的开放来推动高质量的发展。
2024年我国外贸突破43万亿元且连续8年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海关采取多种措施如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税收优惠、提供便利等推动外贸发展,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口岸布局优化等,虽面临外部环境挑战,但海关总署将继续助力企业发展、扩大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