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月球大峡谷:短时间内形成的壮观地貌

在月球背面存在两道大峡谷,它们是约38亿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月球后,溅起的石块落下冲撞而成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的数据得出这一结论。文中还对比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数百万年才形成,而月球大峡谷不到10分钟就形成,其形成过程所需能量巨大,相当于全球现有核武能量总和的130多倍。此外,这一发现对美国即将开展的探月任务可能是个好消息,方便宇航员采集月球岩石标本。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乃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它是经过湍急河流长达数百万年的冲刷才最终形成的。然而,在月球的背面,却有着两道类似的大峡谷,而这两道峡谷的形成仅仅花费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

英国的《自然 - 通讯》杂志在4日刊载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在大约38亿年前,一颗小行星朝着月球猛撞了过去。这一撞可不得了,直接溅起了大量的石块。这些石块可不是慢悠悠地飘着的,它们高速飞行着,当它们重新落回月球表面的时候,就在月球表面撞出了两道大峡谷。

美国大学太空研究学会的研究人员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所获取的月球图像和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们运用电脑模型仔细分析当年撞击产生的碎屑的飞行方向和速度,这才得出了前面提到的结论。

探秘月球大峡谷:短时间内形成的壮观地貌

研究人员经过推测,当年撞击月球的那颗小行星直径大概有25公里。它以每小时5.5万公里的速度撞向月球,这一撞就在月球背面的南极附近形成了一个直径为320公里的撞击盆地。撞击溅起的石块流速度极快,每秒能达到1公里,就像一把巨大的犁一样在月球表面掠过,从而形成了那两道又深又长的大峡谷,这两道峡谷从撞击盆地向外延伸出去。

美国大学太空研究学会发布的新闻公告提到,这两道大峡谷的深度在2.7公里到3.5公里之间,宽度在20公里至27公里之间,长度则在270公里到860公里之间。

再看看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它的深度约为1.8公里,宽度在6.4公里到29公里之间,长度有440多公里。这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大峡谷可是历经了数百万年才慢慢形成的,相比之下,月球上的这两道大峡谷在不到10分钟内就形成了。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大学太空研究学会月球与行星研究所的地理学家戴维·克林表示,这两道大峡谷的形成过程是“非常暴力、非常戏剧化”的。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这两道大峡谷所需要的巨大能量,相当于全球目前现有核武能量总和的130多倍。

这个新发现对于美国即将开展的探月任务来说,可能是个非常不错的消息。美国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内重新登上月球,并且派遣宇航员在月球南极附近登陆,采集月球岩石标本。研究人员称,小行星的撞击使得原本埋藏在月壤下面的远古岩石露出或者接近月表,这样宇航员采集起来就更加方便了。

本文总结了月球背面两道大峡谷的形成原因,是小行星撞击所致,对比了月球大峡谷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时间的巨大差异,阐述了形成月球大峡谷所需能量的巨大,同时提及这一发现对美国探月任务采集岩石标本可能带来的便利。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666.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