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在哈尔滨:冰雪梦想与中国年味的交融 第九届亚冬会:冰雪竞技与冰雪经济的双重狂欢

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时的情况,包括参赛规模、赛场内外的冰雪运动热度、冰雪经济的发展,以及亚冬会与中国年的融合等多方面内容。

2月7日晚,正值正月初十,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华灯闪耀。就在此地,第九届亚冬会的主火炬被点燃。这一时刻,如同多个“顶流”元素的大汇聚,中国年、哈尔滨、亚冬会以及冰雪经济,所有元素交织在一起,那场面简直“燃爆”了!哈尔滨可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源地,这个充满国际范的城市,迎来了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运动员。他们齐聚于此,即将开启一场有着“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事。亚冬会在哈尔滨:冰雪梦想与中国年味的交融 第九届亚冬会:冰雪竞技与冰雪经济的双重狂欢2月7日,第九届亚冬会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四分之一决赛在哈尔滨举行,这一画面被新华社发(兰红光摄)留存。这一届亚冬会,在很多方面都创下了历史之最。从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到运动员的人数,都是亚冬会历史上最多的一次。再看参赛项目,在6大项11分项64小项之中,大约31%的小项是首次进入亚冬会的。赛场上,运动员们尽情地在冰雪项目中竞技比拼;赛场之外,冰场和雪道也让寒冬变得热闹非凡。距离哈尔滨市区大概200公里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这里是亚冬会雪上项目的举办地。仅仅是春节期间,整个度假区就接待了17.39万人次的游客,和以往相比,人数同比增长了41.9%。如今,这里的雪场和雪道都进行了全面升级,车站、公路也进行了提升改造,酒店和民宿更是重新翻新,房间数量增加到了2473间,能够容纳5000多人住宿。“亚冬会就在家门口举办,我们的雪板可不能停啊!”90后的滑雪爱好者梁伟婕,带着孩子在度假区住了将近一个月,她坚持滑雪,既锻炼了身体,又磨炼了意志。在哈尔滨市奥禹冰壶运动中心的训练场上,冰壶爱好者们的身影也很活跃。他们起身、滑行、出手、投壶,尽情体验着“冰上象棋”的优雅与智慧。这家场馆的负责人李俊苹说道:“这些年学习冰壶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这个寒假,青少年研学团队、亲子家庭研学团队一个接着一个。冰雪运动这么热,未来的发展很值得期待!”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研究表明,自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之后,全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了3.13亿人。其中,2023年入冬以来,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就有2.64亿人。亚冬会和中国年相遇,冰雪的“顶流”魅力在这里汇聚。正值大年初十,年味和亚冬会的元素相互融合、交织在一起。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上,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那些造型各异的锦鲤花灯就像活的一样;亚冬会的吉祥物“滨滨”“妮妮”也在向游客们问好;在太阳岛雪博会,扎着红围巾、身上贴着福字的“雪韵福娃”喜气洋洋。亚冬会在哈尔滨:冰雪梦想与中国年味的交融 第九届亚冬会:冰雪竞技与冰雪经济的双重狂欢游客们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拍照留念,这一画面被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拍摄记录。冰雪同梦,这股力量如同澎湃的“热”动力。那些融入石墨烯发热技术的贺岁公仔,充满灵感的精美冰箱贴,还有遍布亚冬会比赛场馆的“黑科技”……来到“尔滨”,就能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魅力。今年春节假期,哈尔滨总共接待了1215.1万人次的游客,旅游总花费达到了191.5亿元。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哈尔滨对外开放的新纽带。不仅仅是哈尔滨,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冰雪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努力发展,冰雪经济充满活力。在河北崇礼,依托北京冬奥场地,各种各样的冰雪赛事活动接连不断地上演;在新疆,世界级的冰雪资源吸引着众多冰雪爱好者前来打卡;在湖北这个南方省份,冰雪旅游主题的景区、度假区、冰雪场地纷纷出现,成为游客们热门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有1970个滑冰运动场馆、719个滑雪场地,还有995个新兴类型的冰雪亲子乐园、主题乐园等。这样的布局实现了一年四季、室内室外全覆盖,让冰雪运动变得触手可及,不管是来自哪里的人们都能在其中享受乐趣。冰雪同梦,交融相亲。亚冬会承载着人们对和平、发展、友谊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在这片热情、开放、包容的黑土地上,大家共同谱写新的冰雪华章。

本文主要总结了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的多方面意义。从亚冬会本身的规模创新,到赛场内外冰雪运动和经济的热度,再到亚冬会与中国年元素的融合,以及全国多地冰雪领域的发展情况,都体现了亚冬会在冰雪运动发展、冰雪文化传播和冰雪经济推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1958.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