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地区俄乌双方的军事行动与战略考量。报道了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兵力集结情况,包括有朝鲜特战部队以及俄军精锐部队,但俄方未急于驱逐乌军,而是以牵制乌军精锐为目的,从而为顿巴斯战线创造机会。同时讲述了乌军的相关行动,如乌军参谋部将库尔斯克战役宣传为胜利成果,还在库尔斯克发动反攻行动却损失惨重,以及赶在北约峰会前发动小规模突击行动的背后动机等内容。
据报道,在库尔斯克地区,俄军集结了规模颇为可观的兵力,大约78000名士兵在此严阵以待。这其中包含了11000名来自朝鲜的特战部队成员,还有众多俄罗斯的精锐力量,像空降兵部队以及海军步兵等。然而,俄军并没有立刻将把乌军部队驱逐出库尔斯克当作首要任务。俄罗斯总统普京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量,他意图通过在库尔斯克地区对乌军精锐部队进行牵制,从而为俄军在顿巴斯战线创造有利的作战机会。而事实上,这一战略举措也确实为俄军在顿巴斯战线取得成果做出了贡献,使得俄军在顿巴斯战线成功解放了多座要塞城市。
与俄军不同的是,乌军参谋部把库尔斯克战役包装成泽连斯基的重大胜利。为了守住这所谓的“胜利成果”,乌军参谋部做出了调遣精锐部队前往库尔斯克战线的决策。就在前段时间,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了反攻行动。但这一行动并没有达到乌军预期的效果,反而被俄军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在这次反攻行动中,乌军的进攻分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他们的装甲部队和众多车辆也被损毁。在6日这一天,库尔斯克方向又有新的战事发生。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了新一轮的营级机械化进攻。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乌军投入了2个机械营的步兵战车和坦克,还动用了350至400名军人,并且多达50辆不同类型的装甲车也参与其中。他们朝着马霍夫卡 - 乌拉诺克方向发动进攻,试图占领这个定居点。乌军采用了轮番攻击的战术,分别向切尔卡斯卡亚科诺佩尔卡和乌拉诺克发起进攻。乌军之所以在赶在北约峰会之前发动这样小规模的突击行动,其背后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表演给北约看。毕竟,此次行动动用的士兵不到400名,这样的行动规模实在是太小了,很难在实际战局中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更多的只是为了在美西方面前做做样子罢了。近期,俄乌停火谈判的热度持续升高,再加上特朗普和平计划即将公布,综合这些情况,在北约峰会和慕尼黑安全会议之前,我们也就能够大致猜到乌军此次行动的本质了。乌军参与此次行动的部队包括第80和82空突旅,他们的联合装甲群所使用的坦克主要是T - 64BV坦克,还有各种各样的装甲车辆,就像一个“大杂烩”。经过半年库尔斯克战役的消耗,乌军装备的北约装备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像豹2坦克和M1A1主战坦克这样的编队,在乌军当中已经变得越来越稀少了。乌军使用步兵战车和装甲战车,对俄军第11空降兵旅,以及黑海舰队和里海舰队海军步兵发动打击。
在这一轮的攻势行动当中,乌军的反攻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相反,乌军损失极为惨重。据统计,乌军部队损失的人数超过了200人,还损失了包括8辆坦克和5辆步兵战车等在内的50多件装备。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军重创了乌军的装甲力量。俄军使用FPV无人机作战小组进行精准打击,成功地摧毁了乌军突击部队的装甲车辆,彻底粉碎了乌军向切尔卡斯卡娅·科诺佩利卡和乌拉诺克区域的进攻企图。根据社交媒体的报道,乌军曾经尝试在苏贾东南部发动大规模攻击。然而,他们遭到了俄军的沉重打击。在这次攻击中,乌军的运输车辆和部队都出现了伤亡情况,他们的装甲车辆被俄军摧毁之后,乌军士兵不得不弃车逃走。在乌军对乌兰诺克定居点的进攻当中,俄罗斯北部集群迅速做出反应并进行阻止反击,最终这个定居点牢牢地掌握在俄罗斯军队手中。而乌军在这次进攻中则损失了6辆坦克、3辆清障车、3辆步兵战车和14辆装甲战车。
乌军的新一轮进攻行动,很有可能会重蹈上一轮反击行动的覆辙。在上一轮反击行动中,乌军被俄军阻止之后,还妄图趁势发动进攻。而此次乌军在苏贾地区俄军后方发动的攻势,实际上是一种声东击西的计策,目的是为了延缓俄军对苏贾的军事打击行动。随着乌军进攻受挫,这无疑将给俄军创造一个良好的契机,使得俄军能够向苏贾地区发动更为猛烈的攻势。
库尔斯克地区的俄乌战争局势复杂,俄军有着战略牵制目的,乌军则有政治作秀等多种行动。乌军多次进攻损失惨重,而俄军在应对乌军进攻时能有效打击并有望在乌军受挫后获得更多战略机会,双方的军事行动背后都有着政治、战略等多方面的考量。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