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府要求对向缅甸供电地区治安状况进行调查以决定是否中断供电,同时介绍了美国“史汀生中心”智库对打击诈骗(特别是网络诈骗)的一些建言,包括建立国家反诈中心、与盟友协调加强信息共享、为有诈骗情况的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提高公众认识运动等多方面内容。
据泰国媒体消息,泰国政府已指示国家安全委员会着手调查向缅甸供电地区的治安状况。这一调查结果将成为是否停止向包含妙瓦底在内的5个缅甸地区供电的重要决策依据。
美国有个名为“史汀生中心”的政策研究中心,宣称自己是无党派的智库,主要聚焦于保护民众、地球以及推动安全和繁荣相关事务,研究的重点在于安全与军事方面,像区域安全、跨国安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管控、国际安全与和平等领域。此前,这个智库针对特朗普政府的东盟政策有过预判:到2025年时,美国或许会在这些事务上扩大和东盟的接触,特别是鉴于马来西亚在担任东盟主席国期间可能会着重关注网络诈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国家安全委员会或者白宫直接统领的整个政府工作组将会极大地强化美国在应对全球诈骗威胁方面的领导地位。该智库觉得,有效的打击诈骗行动应当具备一个集中的检测诈骗机制,要解决利用金融平台诈骗的问题,防止诈骗者被迫参与诈骗以及诈骗受害者遭受侵害,并且要在盟友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从根源上察觉并减轻威胁。于是,这个智库向特朗普政府提出了以下建议:
其一,构建一个国家反诈中心。这个中心负责集中追踪诈骗报告,为受害者给予支持,并且与执法部门协调合适的应对手段。
- 把多个政府机构以及主要行业参与者的代表汇聚到同一个机构里,这样能够简化响应机制,优化数据收集工作。
- 建立国家数据集合,集中跨州和联邦机构的报告。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剖析诈骗者常用的策略,从而确定监管机构、企业和消费者能够采取的低技术预防与应对举措。
- 国会应当委托包括加密货币行业和私营部门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意见和咨询,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作用展开研究,明确与诈骗活动相关的实体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的任务、角色和责任。
其二,和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以及英国等盟友和合作伙伴协同合作,强化信息共享,避免打击诈骗活动时陷入“打地鼠”的被动局面。
- 采用全面的预防和检测策略,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才去应对。
- 推动《刑事事项司法协助条约》(MLATs)的使用,这些条约有助于共享证据来起诉跨国网络犯罪分子,克服管辖权的阻碍。像近期通过的《联合国网络犯罪条约》之类更广泛的协议,或者东盟通过的区域安排,也许能为信息和证据共享开辟新的途径。
- 更好地运用国际刑警组织等杠杆机制,与国际合作伙伴分享信息和情报。
- 探索防止诈骗的技术方案,例如和电信或者银行公司合作,但要充分考虑个人隐私权。行业参与者可以带头确定如何在其他用户之间共享关键但不敏感的数据。
其三,为存在诈骗中心和窝点的国家提供技术与能力支持,从而减少网络犯罪事件,瓦解犯罪网络。
- 借助湄公河 - 美国伙伴关系(Mekong - U.S. Partnership)这个平台,与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毒品集团所在国进行区域协调、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
- 与同样遭受诈骗或者强迫劳动影响的周边地区国家直接交流,制定共同的协议和应对措施,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泰国、越南、新加坡以及印度洋 - 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合作伙伴。
- 美国国际开发署可以依据该机构2023 - 24数字战略,在东道国开展打击人口贩运的双边活动,构建法律方面的能力。
- 在美国和伙伴国家的执法机构之间构建机构间的伙伴关系。过去,这些措施在打击电信诈骗和信息共享方面成效显著。这种模式能够助力填补能力空缺,为逮捕和起诉诈骗美国民众的犯罪分子创造条件。这种合作还能让主要国家的边境检查站为打击边境贩运人口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其四,开展提升公众认知的活动,减少未来的受害者数量,消除对这个问题的污名化。
- 英国的反欺诈宣传活动就是政府主导方式的范例,这些方式可以在美国进行调整和推行,从而提升潜在受害者的认知。
- 社交媒体和加密货币公司等私营部门主体也有自身利益需求,他们要确保自己的服务依旧受到消费者的信赖,并且有机会和主要的私营部门主体合作,针对最有可能成为受害者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高认知活动。
- 美国情报界和司法部应当提升关键执法机构对这些网络犯罪运行模式的认知,并且提高对举报诈骗和欺诈行为者为犯罪受害者的认知。宣传活动应当具有包容性,尤其是诈骗者通常以英语和中文为目标对象,这有助于消除举报的污名,促使支持受害者的网络发展。
泰国对缅甸供电地区治安调查以及美国智库的反诈建言展开。泰国的供电决策与缅甸治安相关联,而美国智库从多个方面为打击诈骗提出建议,涵盖建立反诈中心、国际合作、对有诈骗情况国家的支持以及公众认知提升等,这些建议旨在从不同角度应对诈骗这一全球性威胁。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