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8天假期我国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市场的情况。通过一些游客的实例展示中外游客的“双向奔赴”,还提到文旅融合下传统文化体验氛围更浓以及消费数据的增长,包括含非遗项目体验和民俗表演的旅游消费人次增长等。同时也阐述了人们更愿意为高品质旅游体验买单,如跨省游订单占比、人均消费增长等情况,最后通过专家分析指出中国旅游经济将更高质量发展等。
多家旅游平台于4日发布了最新的盘点结果。在2025年长达8天的春节假期里,我国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这三大市场的出游人次以及人均消费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这一新春文旅的热潮,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
中外游客之间的“双向奔赴”
上海市民陈亦婷一家选择在2025年到阿联酋迪拜过年。在出境游期间,她4岁的儿子辰辰第一次体验了“冲沙”活动,小家伙兴奋得不得了。到了夜间,迪拜的地标性建筑哈利法塔通体闪耀着“中国红”,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停下脚步,驻足拍照,人群中不时传来欢呼声。
游客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里通过红外互动装置了解蛇如何“锁定”猎物。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2025年是蛇年春节,这也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在这个春节假期里,中华传统文化体验的氛围变得更加浓郁。以文博游、“非遗+旅游”等为代表的文旅融合实践不断深入发展,从而激活了消费潜力。
飞猪平台的数据显示,包含非遗项目体验和民俗表演的旅游消费人次,同比分别增长了40%和36%。同程旅行的数据表明,假期里历史文化类景区和博物馆类景区的旅游热度同比增长超过50%。
上海科技馆的两座分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和上海天文馆,堪称是国内亲子家庭游的“顶流”打卡地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的2025蛇年生肖特展“神秘蛇境”,以及上海天文馆的“冬季天文嘉年华”等“科技+文旅”活动,让观众既能收获科学知识,又能享受文化盛宴。假期里,这两座馆增开了夜场,科普活动“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还进行了线上直播,这些举措满足了更多游客的体验需求。
江苏游客李宇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内流连忘返,还购买了最新的博物馆文创商品。其中有一套取材于馆内“网红”动物标本“萌狮”的亚克力春联冰箱贴,红底黑字写着“春临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好‘狮’发生”,上面还印有笑呵呵的“萌狮”图案。李宇说:“这套冰箱贴非常应景,我购买的时候已经所剩不多了。”
更多人愿意为高品质体验“买单”
如今,旅游过大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年俗。人们在假期里会参与体育运动、观看电影、戏剧,参观展览,或者选择“一站式”目的地,消费更加倾向于高品质的体验和轻松快乐的情绪价值。
一名游客在上海耀雪冰雪世界雪道上训练。新华社发(耀雪冰雪世界供图)
携程平台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跨省游订单占比达到了62%,游客的出行半径进一步扩大。飞猪平台的数据表明,春节假期国内游的人均消费与去年假期相比增长了近10%,人均住宿时长也有所增长。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返乡的人们带动了部分县城中高端酒店预订热度,较平日增长超四成。
上海白领张欣早早地就下单预订,在春节假期到长白山住了一周,还和7岁的儿子一起跟着教练练习单板滑雪技巧。他们从最初的每天摔倒好几次,到后来变得娴熟起来。张欣笑着称,今年过了一个“动起来”的春节。
多家旅游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春节假期黑龙江、吉林、新疆、北京、河北等多地的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热度持续攀升。上海等南方城市的冰雪消费也开始火热起来,例如,上海耀雪冰雪世界春节假期日均接待消费者超8000人次,其中上海以外游客数量上涨了15%。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认为,2025年我国的旅游经济将会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传统的热点城市旅游经济在全年以及主要节假日将会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更多的县域中心城镇也将迎来旅游市场扩容和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中国将在全球旅游发展体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本文总结了2025年春节期间我国旅游市场的繁荣景象,包括中外游客双向互动、文旅融合带动消费增长、人们追求高品质旅游体验等多方面情况。还通过旅游平台数据和具体事例进行论证,最后专家分析指出中国旅游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全球旅游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