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兴亚接掌广汽集团:新起点新挑战

广汽集团的人事交替情况,详细介绍了曾庆洪的职业生涯及其对广汽集团发展的贡献,包括在合资与自主发展方面的成果等。同时也对新当选董事长冯兴亚的经历、特点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还提及了广汽集团在智能化下半场的目标与面临的挑战,以及为应对挑战所进行的一系列变革。

羊城晚报记者戚耀琪报道,2月3日,广汽集团第六届董事会第80次会议以通讯方式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董事长的议案》。曾庆洪由于到龄退休,已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等职务。而会议选举董事冯兴亚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这意味着,代表广州汽车合资与自主全面崛起的“曾庆洪时代”已经过去,进入了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冯兴亚时刻”。冯兴亚将如何布局、引导广汽集团新一轮的革新,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曾庆洪是国内汽车界公认的著名“掌门人”。他出生于广东河源,在2016 - 2025年1月担任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1978年底,18岁的曾庆洪从广州公安知青农场进入广州客车修理厂,成为一名汽车修理工,就此开启了超40年的汽车生涯。

1998年,广汽重组广州标致,成立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2019年以前称广州本田)。广州标致破产后,外界对广州汽车产业发展能力充满质疑,广州能否搞汽车也成为疑问。1999年,曾庆洪临危受命出任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在与日本本田探索合作过程中,广汽本田滚动发展起步。以此为基础,广汽丰田建成落地,震动业界。随后东风日产入驻,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广州也确立了其在国内汽车业尤其是日系合资领域的重要地位。

2005年6月,曾庆洪从广汽本田调任广汽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主导公司股份制改革和自主品牌发展。在合资企业稳步发展基础上,他提出举全集团之力发展自主品牌。2008年,广汽乘用车成立,将与本田、丰田合资合作积累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输入到广汽传祺自主品牌之中。至今,广汽众多中高级管理层骨干精英都是从与本田、丰田合作中成长起来,并投身自主品牌建设。

2010年传祺推出,曾连续6年以年均复合增长率85%以上的速度位居中国品牌增速第一。2024年,广汽传祺全年累计销量达41.5万辆,同比正增长2%。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板块,广汽埃安自2017年成立,用时4年零8个月累计产销达百万,成为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张王牌。

务实是广汽集团给外界的印象,也是曾庆洪的个人特色。记者在多年的恳谈会和发布会上,深切感受到曾庆洪讲话实在,没有废话,直来直去,很少读稿,也不作秀,用平实的话语交流,毫无故作神秘的姿态。

2024年重庆汽车论坛上,曾庆洪围绕“长期主义与行业未来”主题大胆呼吁,当纯电车在整车销量占比达50%时,希望政府部门研究油电同权。对于价格战,他提出要有理性和底线,不能过度,否则将对税收、就业及上下游产业产生不良影响。此外,他还呼吁不能以抹黑别人、损害第三方的方式获取流量。当时他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争议甚至遭受人身攻击。不过,不久后中央提出企业要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之后国家再次强调政府和企业要防止内卷,工信部一名副司长在去年11月举办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言,提出“要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激发传统能源汽车和内燃机产业发展活力”,这也算是对油车和电车发展之争的权威回应。

作为广汽集团新一届董事长的冯兴亚,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大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汽车行业,先后在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郑州日产、郑州海燕搪瓷再回到郑州日产工作。16年间,他在生产、采购、销售、综合管理等多个岗位工作,最终在营销方面找到定位。2004年12月,冯兴亚南下加入当年刚成立的广汽丰田,任销售部门中方负责人,打造全新“广汽TOYOTA”渠道,导入渐进改善的顾客关系构筑系统,使广汽丰田创造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业内奇迹,进一步提升了广州汽车产业在国内的地位。

2008 - 2013年冯兴亚担任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兼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期间,广汽丰田产能从最初的每年20万辆提升到每年38万辆。凭借在广汽丰田的表现,冯兴亚于2013年升任广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2016年担任集团总经理。

除担任集团总经理外,冯兴亚从2017年开始陆续兼任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国际的董事长。面对中国品牌汽车快速出海的机遇,冯兴亚主抓国际化业务,推动广汽集团以整车出口 + 属地生产的方式,强化国际化体系能力,加速国际市场拓展。

与曾庆洪的大刀阔斧和直爽不同,冯兴亚除了务实,还思虑深远。记者感觉他逻辑性强,回答问题时没有豪言壮语,却能透过产业表象给出独到见解,对于广汽的问题也能坦然陈述。

国内企业掀起价格战时,冯兴亚对记者表示,价格战不是企业追求的,但企业必须随时做好应对准备,自主品牌如此,合资品牌如广本广丰也一样,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竞争战场上的胜利者。例如,2024年广汽自主品牌出口量突破10万辆,冯兴亚坦言,由于以前基数低才显得增长率高,广汽与国内一些先行者相比仍有差距。

近年来,汽车朝着智能、网联、电动、共享化方向发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产品、技术、生产制造及产业生态等层面给汽车业带来巨大改变。冯兴亚认为,应对变革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与机制创新等。他在去年广州车展上对记者说,广汽最早做插混、增程,技术储备充足,但忽视了潮流快速变化,要赶紧重新赶超。以前智能驾驶成本高、市场不接受,广汽未大面积铺开,如今市场接受度高了,广汽不能再错过。

2020年广汽科技日,冯兴亚首次提出“无科技不广汽”,这一理念抓住了传统国企的发展关键。历年来,广汽集团在科技日发布了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全固态动力电池、智驾互联系统、超级快充电池车等一系列技术,如今广汽科技日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科技风向标之一。

广汽集团在智能化下半场的研发从未停止且大力投入。广汽投资了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自驾企业,还与华为深度合作成立新公司。冯兴亚表示,在自研/自主创新 + 合作两条路从未停止。2024年,广汽集团成为全国首批获准开展L3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试点的企业之一。冯兴亚目标是,接下来广汽将推出基于生成式AI的端到端智能驾驶技术和端云一体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系统,2025年保持智驾产品和智驾技术国内领先,力争2027年智驾产品和技术进入全球第一阵营。

然而,这个目标充满崎岖与挑战。过去四年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生产与销售国。中国汽车界格局大变,国内车企以前以大众、通用、丰田为对手,现在要面对一群新势力科技企业。相比之下,合资企业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落后,产品还停留在机械时代,远跟不上时代潮流,更无法引领行业。长期倚重合资尤其是日系贡献的广汽集团,遭遇重大转型挑战,集团净利润同比下滑。

冯兴亚对记者说,过去合资品牌车型占主导,如今市场结构变化,广汽自主品牌如何发展,如何集中全集团之力提升决策效率、资源共享能力和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2024年11月,广汽公布三年“番禺行动”计划,通过四大改革举措、五大保障,到2027年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超60%,挑战200万辆的目标。

为实现此目标,广汽进行了大改革。羊城晚报记者形容为“让听到炮声的人来指挥”,冯兴亚也多次引用。广汽集团对自主品牌实施经营管控,将总部迁至番禺汽车城。对原总部和自主板块的产品、采购、财务和销售领域进行整合,并启动IPD及数字化变革。对于产品力问题,冯兴亚概括说,做“产品定义”是第一步,华为的产品定义做得不错。现在广汽改革,产品本部根据消费者需求确定性能指标,研究院负责攻关建设。这是广汽机构改革调整的根本变化。2025年1月15日,广汽集团宣布在集团管理干部中推行竞聘上岗,并全面实施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

广汽集团发生董事长更替,曾庆洪退休,冯兴亚接任。文章回顾了曾庆洪对广汽集团的贡献,包括推动合资发展、自主品牌建设等。同时详细介绍了冯兴亚的工作经历、领导风格和他对广汽集团发展的理念,如创新等。还阐述了广汽集团在智能化下半场面临的挑战以及为应对挑战所进行的变革,如“番禺行动”计划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713.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