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后银行理财市场的情况,包括多家理财公司推出以低波稳健为主的开工理财产品以满足“打工人”需求,同时理财公司在权益类产品推广上较为谨慎,最后探讨了2025年银行理财投资方向将呈现多元化特点等内容。
春节假期结束之后,银行理财市场随着节后复工逐渐热闹起来。2月5日这天,北京商报的记者发现,像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民生理财、平安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都趁着这个时机推出了开工理财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大多以低波稳健为主要特点。对于“打工人”各种各样的投资需求来说,这些理财产品在流动性、投资期限、风险评级以及收益表现等方面都各有千秋。比如说,工银理财推出了多款开工理财产品。其中的添利宝,这是一款现金管理类开放净值型理财产品,它的风险评级为PR1,起购金额仅仅1元,在收益方面,1月29日 - 2月4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3371%,该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等波动较低的资产。还有工银理财核心优选14天持盈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风险评级是PR2,属于中低风险水平,起购金额同样为1元,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2.76%。这款产品是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策略侧重于深入挖掘固定收益领域细分品种的投资机会,并且注重对风险回撤进行控制,通过14天的锁定期来平衡流动性和收益。建信理财也推出了多款低波稳健型的开工理财产品,投资策略偏向保守,收益也比较稳定。像嘉鑫固收类按日开放式产品第14期风险等级较低,成立至今年化收益为2.07%;嘉鑫固收类最低持有7天产品第9期(A份额),也是低波稳健型产品,收益稳定性较高,适合那些有短期闲置资金并且能够接受7天持有期限的投资者;嘉鑫固收类最低持有21天产品,借助21天的持有期限进一步平衡收益与流动性。民生理财同样推出了一系列以低波稳健为主的“开工好理”产品,多数产品风险较低,包含现金类、封闭类、固收等多种类型,期限从1天到1090天不等。活钱现金类产品能够满足高流动性需求;封闭类产品可以锁定收益;持有期类产品兼顾了灵活性与收益;稳健固收类产品以纯债投资为主,收益表现较为稳定。低波稳健类理财产品在当前市场上很受投资者喜爱。从投资范围看,这类产品通常主要投向货币市场工具、优质债券、高评级非标资产、同业存单以及银行存款等。在风险水平方面,低波稳健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相对较低,和一些高风险理财产品相比,这类产品在市场波动时,其资产价值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起伏,保障了投资者资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从这些开工理财产品的类型能够看出,大多是以低波稳健型为主,理财公司在权益资产的布局仍然比较谨慎。2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权益类理财产品的营销上,理财经理表现得比较“佛系”。一位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坦白说:“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在给客户推荐产品的时候,会特别关注权益资产的占比。很多客户在经历了前几年市场的起伏之后,更倾向于稳健的投资,所以在帮助客户挑选开工理财产品时,会优先考虑低波稳健型产品,这类产品中权益资产的配置相对较少。”当客户表达想要购买权益类理财产品的诉求后,这位理财经理提醒,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因为如果权益资产配置过高,一旦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投资者的资产就可能遭受损失。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也会考虑到投资者对风险的担忧,所以低波稳健型产品会减少权益资产的分配占比,更多地把资金投向货币市场工具、优质债券等低波动资产,以确保产品收益的稳定性。”而且理财公司在创立初期,是以固收类产品作为主要布局对象的,和公募基金、券商等其他资管机构相比,理财公司在权益类资产投资方面起步较晚,经验也比较欠缺。从行业数据来看,权益类产品热度较低也是事实。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从产品结构看,固收产品存续规模为29.1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33%,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6万亿元和0.01万亿元。一位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权益类产品发行较少,主要还是和产品净值波动较大有关,投资者大多对金融市场不够了解,难以接受这种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的理财产品;理财公司虽然在这类产品投资运作方面经验不是很丰富,但这并非主要原因,主要还是由客户风险偏好及资本市场表现决定。经历了多轮“破净潮”“赎回潮”之后,银行理财市场已经逐渐趋于冷静。在低利率环境下,2025年理财公司也在调整投资方向,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投资者需求。从当前市场动态和投资策略来看,以固收打底的理财产品将成为理财公司重点布局领域。汇华理财提出,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且能充分实践全球多元大类资产配置的固收 + 产品值得关注。从团队配置和架构层面,汇华理财也做好了全球多元大类资产的准备,例如分层次搭建投研团队,设置了宏观组、固收组、衍生品组、权益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交易团队、投资管理团队、固定收益团队、跨境投资与衍生品团队、多资产团队、权益团队。尽管理财公司对权益资产布局较为谨慎,但多家机构认为2025年权益市场存在机会。施罗德交银理财对A股给出“积极”评级,看好A股市场全年收益机会。平安理财团队也在2025市场展望与理财机会中提出,“权益市场其实很多方面都是向好的”。之前多位理财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透露,将持续把握市场机会,推出高收益债、权益FOF、量化类等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挖掘高收益投资机会,充分满足中高风险客户的配置需求。在政策层面,1月22日,《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允许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并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这一政策的发布对银行理财权益产品配置无疑是一种利好。在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看来,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投资风险相应增加,银行理财急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能力。此外,深度参与资本市场投资需要具备专业的投资分析、研究和管理型人才,这也是目前理财公司的薄弱环节,后续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可以看出,2025年银行理财投资方向将呈现多元化、均衡化的特点。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建议,对投资者而言,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关注产品的资产配置结构,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本文总结了春节后银行理财市场的状况,重点阐述了低波稳健型理财产品成为主流,理财公司在权益类产品布局上谨慎的原因,包括市场需求、产品净值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等,同时也展望了2025年银行理财投资方向将朝着多元化、均衡化发展,并且提醒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综合考量自身情况和产品结构。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