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不适?中医外治有妙招,摆脱节后综合征,中医外治显神通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开工第一天,很多人被节后综合征所困扰,会出现头晕、精神萎靡等多种症状。本文介绍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以及多种有效的中医外治疗法。

春节假期一结束,就迎来了开工的第一天。不少人都陷入了节后综合征的泥沼之中,遭受着各种不适症状的折磨。像是头晕目眩、精神不振、身体疲倦、颈肩腰腿痛,还有食欲不振等症状纷纷找上门来,这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干扰。“这些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症状,主要源于假期期间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说暴饮暴食、作息毫无规律、运动量严重缺乏,再加上假期前后生活节奏以及环境的巨大改变,使得身体和心理很难迅速适应,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综合护理门诊副主任护师朱玉华解释道。不过,铜砭刮痧、耳穴压豆、温通拨筋罐、手指点穴、艾灸等中医外治疗法,不仅安全性高、成本低廉,而且能有效地帮助大家快速从假日综合征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恢复到良好的身心状态。先来说说铜砭刮痧,它对缓解头痛、头晕很有一套。当出现头痛、头晕或者失眠等症状的时候,刮痧疗法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虎符铜砭沿着特定的经络路线,在体表进行定向的刮动与摩擦,促使皮肤局部产生“出痧”的现象,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这种疗法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进而优化头部的血液循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综合护理门诊运用“头部刮痧 + 手指点穴”的综合疗法,效果更是显著。头部刮痧有助于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手指点穴则是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等功效。二者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对于头痛、失眠等症状,通常会选取上星、印堂等穴位进行点穴治疗。再看看耳穴压豆,它能缓解精神萎靡、焦虑失眠等症状。耳穴压豆法是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粘贴在耳穴处,然后通过适度的揉、按、捏、压等操作,让其产生刺激感应,以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的治疗目的。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耳朵上都有对应的反射区。针对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焦虑、失眠等症状,可以选取神门穴、心穴、肾穴等耳穴进行压豆治疗,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温通拨筋罐对缓解颈肩腰腿痛效果明显。在春节假期期间,长时间熬夜刷手机、长途跋涉的外出旅游、家庭聚餐后的繁重家务等,都有可能引发颈肩腰腿痛。就像家住玄武区的黄先生,春节期间长时间坐着打麻将,结果颈部和腰部出现了酸胀感,背部疼痛难忍。之后他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综合护理门诊进行治疗。经过温通拨筋罐和耳穴压豆的联合治疗,原本紧绷的肌肉逐渐放松,背部疼痛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朱玉华介绍说,温通拨筋罐疗法融合了拨筋(推拿)、艾灸、刮痧三种疗法的优势,通过多种手法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刺激,达到祛除病邪的效果。该疗法具有温经活络、散寒止痛、补益阳气的作用,对颈肩腰腿痛、疲劳综合征等症状有显著的疗效。最后是艾灸疗法,它能够缓解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艾灸疗法以性味辛温的艾草为原料,点燃后对准施灸部位或穴位进行刺激,从而实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补气养血、梳理气机的功效。对于疲劳、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采用温和灸或旋回灸,对准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进行施灸,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综合护理门诊创新性地采用“艾灸 + 耳穴压豆”的联合诊疗方法,进一步增强了疗效。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开工阶段,很多人会出现节后综合征。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节奏变化是主因,不过中医外治疗法如铜砭刮痧、耳穴压豆、温通拨筋罐、手指点穴、艾灸等,凭借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有效缓解节后综合征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493.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