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的浦兴路街道长岛路居民区举办惠民集市,以及背后“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还介绍了塘桥街道和金桥镇的相关志愿服务情况,展现了这些志愿服务如何解决居民问题、融入社区治理、拓展国际视野并提升居民的获得感等。
在浦东新区的浦兴路街道长岛路居民区,不久之前举办了一场令人感到温暖的惠民集市。在这个集市上,共有20家共建单位参与其中,为当地居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便民服务。
在集市的一个角落,浦东山锋应急救援队正热火朝天地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呢。他们认真地向居民们普及当火情发生的时候,在楼道里如何正确逃生的技能,并且还细致地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的要领。而在集市的另一边,有几个志愿者正挥毫泼墨,书写着风格各异的“福”字。这些“福”字饱含着深深的祝福,是为老人们送上安康的祈愿,为孩子们增添学业顺利的祝福,就这样,温馨的氛围在社区里弥漫开来。居民区妇联执委牵头组建的“帼岛”志愿服务队开设的“爱心义卖”摊位那可是人气爆棚啊。居民们捐赠出来的爱心书本、学习用品、小家电、玩具等物品,吸引了众多孩子前来挑选,在这个过程中,爱心也得到了传递。
那这个就在“家门口”的集市是如何把志愿服务精准地送到居民的心坎里的呢?原来啊,这背后的强大推动力正是源于“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
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包括长岛路居民区在内,浦东新区现在共有3个社区作为实施单位,代表上海参加“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的探索工作。这个项目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党员带动群众参与、推动物业企业参与、动员驻区单位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全力以赴地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地融入到社区治理当中,共同构建起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塘桥街道,自从“邻里守望”项目启动之后,南城居民区以澳丽花苑这个早期商品房小区为试点,以物业服务作为依托,通过“安泊卫士”志愿服务项目,深化场景融合,推动物业扩展服务从而带动社区志愿服务,一同构建起一个良好的共治生态圈。
“安泊卫士”项目以物业服务为依托,吸纳业主志愿者,重点关注小区停车空间紧张、空巢老人关怀等关键问题。这个项目提供24小时代泊车服务和空巢老人暖心服务,其目的就是通过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来解决居民们的实际困难,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中一项非常实用的服务就是“一键预约”代泊车服务。针对那些新手司机停车难、停车位空间狭小等问题,物业公司会派遣具有专业驾驶技术的物业人员,为居民提供统一停车服务。居民们只需要通过“一键预约”,就能够享受到便捷、安全的代泊车体验。还有一项是空巢老人关怀服务。为了缓解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这个项目提供“爱心陪聊”“小棉袄”服务,包括节日慰问、定期拍摄老人视频给国外子女等暖心关怀。这些服务不但让老人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也促进了家庭的和睦以及社会的和谐。
金桥镇的碧云一居民区位于碧云国际社区,在这里,外籍人士大约占常住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居民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中外居民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推出“便民直通车和谐号”等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了“FOR YOU”外籍志愿者等一批志愿服务团队。
自从“邻里守望”项目启动以来,碧云一居民区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比如说,携手金桥司法所、文峰美容美发、烨霖智孝护理站等共建单位,在境外法宣站举办宪法宣传主题迷你市集。这种创新的方式将法律宣传与文化交流巧妙地结合起来,开启了文化交流与法治宣传的新窗口。这一举措不但将社区关怀与国际传播连接起来,而且还拓展了“邻里守望”的国际视野,让社区的影响力能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生根发芽。
与此同时,长岛路居民区是一个典型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建设的动迁房小区。在党建的引领下,这里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了“1 + N + X”志愿服务团队体系(也就是1个以“弘岛”命名的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加上N个具有特色的以“岛”字命名的志愿服务团队,以及多个群众自治团队),成功地激发了志愿团队的活力,整合了多方资源,走出了一条高效且极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新路径。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居民们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主导者,大家共同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美好家园的篇章。自从“邻里守望”项目启动以来,长岛居民区每月都会定期举办便民惠民集市,不断完善“15分钟生活服务圈”,持续提升居民们的获得感。
本文总结了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塘桥街道和金桥镇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中的探索与实践,包括各个街道社区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如长岛路的惠民集市、塘桥的“安泊卫士”、金桥的“便民直通车和谐号”等,这些活动都体现了志愿服务在解决居民问题、促进社区和谐、拓展国际视野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