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经济:勇挑大梁,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东制造业:多领域产量领先,新型工业化进程先锋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2月5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发言内容。提及广东在实体经济、制造业方面的重要地位,阐述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三个特征,同时介绍了工信部今年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所谋划的13项重点任务。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从广州发回报道。

广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排头兵的位置,始终坚定地将实体经济作为根本,把制造业放在重要地位。积极开展“突围工程”“广东强芯”工程等重要专项,全力推动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链式改造”。在2月5日举行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指出,今年广东依旧有能力“勇挑大梁”,在新的一年开个好头,起好步,保证一季度工业经济能够平稳地增长。

实际上,广东在多个工业领域成绩斐然。其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的四成,工业机器人产量接近全国的一半,低空经济企业在全国的占比超过30%,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走在全国的前列。

谢少锋介绍说,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呈现出三个显著的特征。

首先是“稳”的基础持续得到巩固。全年的工业增加值迈上了40万亿元的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保持基本稳定的状态。

其次是“进”的动能不断地积累。国家累计布局了3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广东就达到了6家,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国家培育了80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广东有8家入选,排名在全国的前列。在178个高新区和23个国家自主创新区,聚集了43%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67%的科创板上市企业,这种集聚效应十分明显。

最后是“新”的活力不断释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化,6个重大科技专项和16个重点研发计划得到全面实施,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重大科技成果相继出现。全国的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了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基于开源鸿蒙的共建共享新生态初步建成,终端连接数量超过10亿台。

谢少锋还介绍了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所系统谋划的13项重点任务。例如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在补短板、锻长板、防风险方面发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启动实施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开展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积极培育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原子级制造等未来产业;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速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其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全面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链主”企业实现梯度发展等。

本文总结了广东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列举广东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多领域的产量占比体现其优势。阐述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三个特征,即“稳”“进”“新”,并介绍了工信部今年围绕新型工业化的13项重点任务,展现了工业发展的方向与布局。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973.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