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硬指标,业内人士预计A股未来三年将迎来万亿元保险增量资金。同时阐述了对商业保险资金的相关要求,以及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对相关资金规模的看法和从参与主体角度的分析等内容。
新华社于北京2月5日电(记者刘慧),近日,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明确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硬指标。在业内人士看来,预计A股在未来三年将会迎来万亿元的保险增量资金。
此方案明确规定,针对商业保险资金,要力争让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将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这也就意味着每年至少会为A股新增数千亿元的长期资金。”
国泰君安证券的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该方案引导商业保险资金以中长期资金的身份提升入市比例,预计每年将会给A股带来4000亿元左右的稳定增量资金。
他还指出,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实际状况来看,“新增保费”能够理解为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扣除赔付以及费用开支之后真正可以用于投资的保险资金,也就是“新增保费 = 当年总保费 - 保险服务费用 - 业务及管理费用”。
从参与主体方面来看,刘欣琦预计在A股投资提升空间比较大的主要是那些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足的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像是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中国人保等。经过测算,大型国有保险公司2025年的“新增保费”规模大约为1.3万亿元。
本文总结了六部门印发方案中的中长期资金入市硬指标,重点讲述了商业保险资金投资A股的相关规定,以及分析师对其将为A股带来稳定增量资金的预计,还分析了可能的参与主体及其新增保费规模。这一方案对A股市场的资金注入有着重要意义,预示着未来A股市场可能因万亿保险增量资金的进入而发生积极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