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县竹产业的发展情况。从竹笋精加工、竹制品多样、竹材用于建筑、竹文旅融合等多方面展开,展现了桃江县围绕竹资源进行的全方位开发与利用,以及竹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百姓增收、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的重要意义。
在湖南省桃江县,竹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竹乐器的存在似乎也在诉说着竹与这片土地的紧密联系。
在桃江县马迹塘镇笋竹特色产业园内的鲜笋加工企业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碌地加工鲜笋,那场景就像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卷。
晨曦中的桃花江竹海和天问书院更是美得让人心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竹备受喜爱,桃江作为湖南这个主要竹产区之一的地方,竹林面积广袤,达到115万亩,笋竹两用林13.1万亩,立竹总量2.56亿株,南竹蓄积量在湖南排第一、全国排第三。桃江人深知“竹子全身都是宝”,于是以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为思路,以竹为核心,融合多种产业,充分利用竹资源。到2024年,桃江县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在竹笋精加工方面,桃江县马迹塘笋竹产业园内的桃江极野食品有限公司鲜笋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忙着分选、切段、清洗、蒸煮、浸泡等工序。展厅里摆满了中餐笋、面点笋、火锅笋、零食笋、冰鲜笋等精加工食品。桃江极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意展示了用创新方法保存的去年3月的春笋,他们采用“三重保鲜”技术,即6小时内完成采挖到加工、零下50摄氏度速冻锁鲜、零下18摄氏度冷冻保鲜储藏和巴氏杀菌保鲜,让消费者在春季之外也能吃到鲜笋。桃江县还积极推动竹笋加工业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产销链,提升笋竹产量与质量,开展“竹子下山”机械研发,解决笋竹“下山难”问题。桃江植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将竹笋加工剩余材料加工成家畜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推动竹资源多元化利用。目前,桃江县每年竹笋精深加工能力达2亿斤,年产值达38亿元。竹制品也多种多样。在亚马逊上,湖南竹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covita”品牌竹制餐具备受海外消费者好评。这家公司依托桃江竹资源,年产能达3亿支。其生产的竹制刀叉、餐勺等产品,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特定的竹子部位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90%销往国外市场。在桃江高新区的该公司竹成品加工车间,10台竹成型机台满负荷生产,一根南竹经过10多个工序制成西餐常用餐具,这些竹制餐具还出口欧美市场,2024年暑期两个月产值达1500万元。在桃江,竹吸管、竹餐桌、竹凉席等竹制品琳琅满目,涵盖家具家居、标准板材、文创产品等诸多品类。桃江县共有251家竹业企业,构建起竹制造新兴工业产业链,开发出17大类400多个品种,实现全竹利用,2024年竹业产值达173.06亿元,带动16万人就业,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竹材用于盖房也成为桃江的一大特色。在国家(桃江)南竹产业示范园,有一栋全竹结构的科研展示楼,21根12米长的实心全竹立柱支撑起近1500平方米的三层大楼。这栋楼由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楼内梁柱由扁平竹条拼接黏合而成,这种大尺度竹质集成材抗压强度最高可达70兆帕以上,超过普通混凝土。但竹基复合材存在易霉变腐朽等问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新功团队正在攻克相关技术难题,并且已经取得成果,研发出防腐防霉材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还与当地企业开展紧密产研合作,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并获奖。竹文旅在桃江也发展得如火如荼。桃花江竹海景区面积11.8平方公里,是著名旅游胜地,有标志性“大竹笋”建筑、竹海、天问书院等,景区新业态对外开放,民宿也大量采用竹元素。沉浸式楚风竹宴剧场《竹海幻境》以屈原在桃江的经历为蓝本,采用新演艺模式,深受游客喜爱。桃江以桃花江竹海为核心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区,竹元素在城乡建设中随处可见,桃江入选多项旅游相关荣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竹乡十美”。
桃江县围绕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从竹笋加工到竹制品制作,从竹材建筑应用到竹文旅融合,形成了完整的竹产业链。竹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竹笋产业、竹业企业创造的产值,带动就业和百姓增收,还推动了竹文化的传播和生态保护,如竹文旅项目吸引游客体验竹文化,竹材作为绿色材料助力“双碳”目标。桃江竹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成功的绿色产业发展样本。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