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一起涉毒案件,这起案件涉及多名被告,从2015年开始历经多次审判,2024年12月的再审判决又有了新的结果,体现了我国司法系统对于此类案件的重视以及在禁毒方面的坚定立场。
根据国家禁毒办消息,2024年12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了再审判决。在这起案件中,杨朝辉被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改判为无期徒刑;张正波也以同样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冯静和鲍俊喜则维持二审原判,均为有期徒刑8年。
时间回溯到2015年6月,当时武汉海关缉私局协同湖北公安禁毒部门,成功侦破了公安部督办的张正波等人制贩毒品案件。在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张正波与杨朝辉、冯静、鲍俊喜等4人共同制贩了多达110余公斤的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在2017年3月的时候,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作出了判决,杨朝辉被判处死缓,张正波为无期徒刑,冯静和鲍俊喜的刑期都是15年。不过,2018年4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此案发回重审。到了2019年6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审判,这一次杨朝辉被判处无期徒刑、张正波有期徒刑15年,鲍俊喜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冯静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2023年5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做出了改判,将罪名定为非法经营罪,杨朝辉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张正波有期徒刑11年,鲍俊喜和冯静均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这个审判结果相较于之前有了实质性的反转。
这起案件属于国内涉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的重大典型案件。被告张正波有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这样特殊的身份,因此被炒作成“中国版绝命毒师”,这使得案件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二审改判为非法经营罪之后,更是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整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严格遵循法律监督程序,依据事实和法律,指导办案单位依法做好再审纠错工作。公安部也积极参与其中,加强了对本案的协调指导,完善犯罪证据的固定工作,并且提供技术支持,从而确保案件适用法律正确,让被告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张正波案件持续了长达10年的时间,经过多次审理和改判。2024年12月的再审判决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判处杨朝辉无期徒刑、张正波有期徒刑15年,实现了罪名和刑期的“双改”。这一结果充分表明了我国厉行禁毒的一贯立场和主张,对毒品犯罪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这起案件历经多年,多次审判结果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判决到二审的改判,再到再审的重新定性,反映了司法系统严谨对待案件的态度。整个过程体现了多部门协作,依据事实和法律,最终再审判决明确了罪名和刑期,再次强调了我国在禁毒方面的坚定决心,这一判决对打击毒品犯罪有着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