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固始沙河铺镇莲塘敬老院老人们过年期间的生活情况,包括他们的年夜饭、居住环境、日常活动等,也展现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的状况,以及当地老人面临的一些养老相关的问题。
在固始县沙河铺镇的莲塘敬老院,老人们有着独特的过年景象。1月28日除夕中午,老人们一起享用年夜饭。这里有一群特殊的老人,他们大多没上过小学,是“五保”老人。他们现在所住的地方,是由小学改造而成的新“宿舍”。77岁不识字的老杨,特意去村口集市精心挑选了一副对联,花5元钱买了“吉星高照”贴在“宿舍”门上。在年夜饭的准备上,也是煞费苦心。除夕前一晚,猪耳朵、猪蹄和腊鹅先被大锅炖一道,又被蒸一道,第二天除夕再蒸一道,就为了确保肉质软烂,能让老人们顺利咀嚼。从照片里可以看到那些准备好的猪耳朵和腊鹅,色泽诱人。这些老人的居住环境别有一番特色。他们自去年8月底搬进莲塘中心小学后,在篮球架下养猪,在操场上种菜,在教室里打麻将。两幢二层小楼改成了宿舍,老教室一分为二,黑板拆下来挂上电视机,门牌写上人名和生日,而且每间宿舍还配有独立卫生间,老人们都感叹比乡政府还好。在这个敬老院里,90%的老人留在院里过年,因为年夜饭是中午吃的,护工和厨师晚上要回家。老人们从屋里拿出碗筷,慢慢走到食堂的圆桌旁。他们喝酒吃肉的样子很是有趣,肉要在嘴里咀嚼许久才咽下,被医生告诫关节炎不能喝酒的老罗,最后还是忍不住喝了半杯,还说“大不了喝多了耶熊”。老人们借着酒意互相打趣,你推推我的酒杯、我摸摸你的帽子,充满了生活气息。73岁的苏泽山身体还算健朗,他在村里啥活儿都接,打麻将也常赢钱,但他很节俭,只留一点钱理发和买牙膏,因为敬老院管吃穿住。过年时,他给晚辈压岁钱是最风光的时刻,除夕“赴宴”前,身上揣满红包,虽然嘴里说着“一顿饭要花千百块嘞”,但却笑个不停。不过,过年对于有些老人来说也是落寞的时刻。老杨被侄子接走前,因为酒喝多摔了一跤,侄子叮嘱他不要哭。还有些老人嫌自己脏,不愿去亲戚家过年,只说是“大小便不方便”。年关虽是敬老院访客最多的时候,但很多人只是短暂停留,放下东西就走,副院长周远化表示“聊不到一块儿去”。在这个豫南村庄,照护资源是稀缺的。62岁的护工庆数琴在敬老院工作6年了,她老伴儿早逝,两个儿子在无锡打工。她一个月工资2000元,很难找到帮手,整天忙碌于养老院的各种事务,从早到晚不停歇,老人们都夸她勤快。苏泽山也会帮她干活儿。46岁的周婷容是固始县民政局培训的上门护理员,一个人负责15位老人,每个月对每位老人至少上门4次,为老人做各种家务。老人们也渐渐习惯了她的存在,有的老人把她当作知心人,有老人摔倒了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还有老人把舍不得给儿女的西瓜酱盛给她。虽然她工资不高,家里也有事情要忙,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村支书户长华也在努力为老人们做很多事,比如对留守老人进行心理疏导,积极改善老人对待养老机构的态度等。他见过村里留守老人发生的很多不幸事件,所以更注重老人的情绪关怀。在这里,人越老盼头越简单,老人们之间没什么化不了的仇,曾经有矛盾的两个人也能坐在一起打麻将。苏泽山除夕晚上发完红包回来,春晚只看了个开头,大年初一他站在“宿舍”门口望着远方,对衰老也看得很淡,他的新年愿望是明年春节包更大的红包。
本文总结了固始沙河铺镇莲塘敬老院老人们的过年生活百态,包括年夜饭、居住环境、过年的欢乐与落寞、照护资源的稀缺、工作人员的付出以及老人对养老态度的转变等多方面内容,展现了敬老院里老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当地养老的一些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