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谈AI治理:中方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傅莹:AI全球治理应超地缘政治干扰,中方积极行动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在法国巴黎参加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及边会期间,表达了人工智能(AI)全球治理应超越地缘政治干扰,中方愿与国际社会携手促进AI安全发展的观点。还阐述了中国在AI技术应用和安全治理方面的多元生态、中方对AI风险的关注层面、地缘政治对中美AI合作的影响以及关于AI开源与闭源的看法等内容。

新华社巴黎2月11日消息(记者罗毓),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于10日在法国巴黎发表了重要观点。她指出,在人工智能(AI)全球治理的进程中,应该努力摆脱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而中国方面也表达了强烈的意愿,愿意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肩,共同推动AI朝着安全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行。

傅莹是在参加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及边会期间提出上述观点的。她提到,在中国,业界已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与国际上的“AI安全研究所(AISI)”相对应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中心”。在中国的AI技术应用和安全治理这个大的领域当中,呈现出一种多元化且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多个政府部门、机构以及企业都对安全治理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积极投入其中。网络的构建使得大家都能够有机会参与进来,分享知识与信息,进而增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同时还能积极投身到国际对话合作当中。中方积极参加了在伦敦举办的布莱奇利峰会,一直以来都密切关注着各国AISI进程的发展动态,中国的科技界也始终与各国科技界保持着紧密的沟通交流。

傅莹谈到,中国对AI风险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应用层面的风险方面,一方面,早在2017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就精心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AI要实现安全、可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前,AI已经在经济、金融、城市管理、医疗以及科研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风险与挑战是同时存在的。政府在鼓励创新和管控风险之间不断寻求平衡,并且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专门应对AI安全问题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中国着眼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先后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签署了《布莱奇利宣言》,并且还同各方一起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这一决议得到了140多个国家的支持。中国对AGI(通用人工智能)风险的理论和技术探讨也十分关注,中国科技界与国际同行在认识层面基本上保持同步。

傅莹还特别指出,当前地缘政治的干扰,让很多人对中美之间在AI领域的合作持有不太乐观的态度。她回忆起2019年基辛格与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参加AI安全圆桌会的时候,大家谈到了对AI未来风险的担忧。当时她回应称,如果中美两国能够携手与世界各国合作,那么人类就有可能管控住机器;但是如果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排斥,并且利用高智能机器彼此对抗,那么机器获胜的概率可能会更大。傅莹认为,当前美国对华进行科技封锁和打压,这种行为严重毒化了全球合作的氛围。科技爆发与中美关系受到损害这两条曲线相互交叉,使得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美国在AI前沿创新方面发展迅速,而中国在垂直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两股力量如果能够结合起来,才是AI乃至AGI安全、负责任应用的最佳途径。然而,很多人觉得这种前景似乎并不是那么乐观。不过,中国对于中美合作以及全球治理依旧保持着相对冷静的态度,并且提出在存在分歧的情况下,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

关于AI开源与闭源的问题,傅莹表示,从中国学界和企业的角度来看,开源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它有利于及时发现安全漏洞,而且也更符合造福人民的理念。与之相比,那些大公司完全不透明的大模型则更让人担忧。同台嘉宾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创始人约舒亚·本乔则担心开源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不过他也承认开源更容易发现潜在的问题。他所主导的《国际人工智能安全报告》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报告指出社会和政府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将决定AI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次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及边会于10日至11日在法国巴黎盛大举行。本次峰会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国际社会的行动力,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全球治理等相关问题。

傅莹在法国巴黎的人工智能相关会议期间表达了AI全球治理应超越地缘政治干扰的观点。阐述了中国在AI安全治理方面的积极举措、对AI风险的关注层面、地缘政治对中美AI合作的影响、对AI开源闭源的看法等,体现了中国在AI全球治理中的积极态度与应对思路。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654.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