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江苏省各地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包括苏州的古镇游、宿迁的乡村游、仪征的民俗进城踩街、如东的新春民俗巡游以及沛县两个跨省沙河村的共庆新年活动等,展现了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以及文旅部门为吸引游客所做出的努力。
在2月3日这一天,苏州市树山村举行了舞狮巡游活动。当时的场景热闹非凡,张锋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时刻。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春节的假期里,江苏省内各地的文旅活动就如同繁花盛开一般,热闹非凡。从那种能让人深度沉浸其中的文化演出,到充满现代智慧的旅游服务,从独具特色的民俗体验,再到线上互动的有趣活动,文旅部门和相关企业都积极发挥创意,推出了一系列既富有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活动和服务。这些精心打造的活动为游客们带来了全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
苏州:古镇闻梅香 先赏一枝春
淮安市河下古镇也是人头攒动,游人熙熙攘攘,周长国用镜头捕捉到了这一热闹的景象。
新春佳节之际,乡村游成为了宿迁市民游玩清单中的热门之选。宿迁各地巧妙地利用跨界联合、体验式文旅等创新方式,开启了近郊游的全新玩法。这种新玩法吸引了众多游客,人气爆棚,到处都充满着浓浓的年味,消费市场也十分兴旺。
冰雪奇幻秀、光影夜游灯会、新春大马戏、非遗市集……2月2日,蔡集镇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内热闹非凡。这里举办的一系列新春活动,让游客们能够尽情地沉浸在田园美景之中,充分感受那浓浓的年味。度假区的负责人姜委委介绍说:“春节期间,我们推出了包栋小院过大年、年夜饭套餐等优惠活动,客房、餐饮预订量超过了80%。”为了让游客玩得开心、尽兴,景区还采取了许多保障措施,比如增加停车位的数量、优化预订系统、增加餐饮点位等。
在假日期间,宿城区围绕“旅游迎春·休闲过年”这一主题,按照“在景区过大年”“在文博场馆过大年”“在乡村过大年”这三个板块,举办了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活动、文化娱乐活动、旅游休闲消费等领域将近百项的文旅活动。宿城区文广旅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聚焦‘文旅+’新业态新赛道,通过大力丰富‘跟着赛事来旅行’‘跟着演艺来宿城’系列主题游径,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利用优质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有效地带动春节假期文旅市场的消费,将赛事、演艺带来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
(记者 史伟 通讯员 沈倩)
仪征:组团来踩街 进城贺新春
2月2日上午,一场充满传统韵味的民俗进城踩街活动在仪征热闹地拉开了帷幕。民俗进城踩街可是仪征的传统习俗呢,每到正月的时候,当地乡镇的农民们就会组团来到市区,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这种形式,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市民们也纷纷走上街头,为踩街的表演者们助威加油。
9时30分,踩街的队伍准时出发了。那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像一条欢乐的长龙,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响起,舞龙的队伍闪亮登场了。一条长达数十米的巨龙在舞者们的手中仿佛活了过来,活灵活现的。紧接着,横山腰鼓《鼓声阵阵迎盛世》激情上演,演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手中的鼓槌上下翻飞,刚劲有力。
数百名表演者用锣鼓、舞龙、跑驴舞、秧歌等非遗项目表演向当地市民拜年。在传统的基础之上,今年的表演还融入了青春元素,街舞少年与千年鼓韵相互对话,多种元素相互碰撞、互动,为蛇年春节增添了多样的年味。
“从真州镇政府到鼓楼广场,再到市政府广场、东园广场,全长约2.8公里,集结了全市26支优秀表演团队,有800多名义务表演者。”负责演出策划的李桂明介绍说,这里不仅有新城踩高跷、新集跑驴舞、大仪秧歌等扬州市级非遗项目表演,还有划湖船、舞龙舞狮、打腰鼓、扭秧歌等民俗表演。(记者 李源)
如东:千人大巡游 万人迎春禧
锣鼓喧天,万人空巷,即使下着小雨也阻挡不了游人的热情。1月31日,“金蛇纳福瑞 扶海迎春禧”2025如东新春民俗巡游表演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了浓浓的年味。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跳马伕”率先登场,表演者们身着红衣黑裙,头戴彩色布巾,脚蹬草鞋,手执马扦,12名健壮的如东汉子在雄浑的号声中,跳跃着进入了围观游客的眼帘,还没开始起舞就已经引得一片叫好声;省非遗代表性项目“钟馗戏蝠”同样十分吸睛,近3米高的钟馗灯偶由一人操纵,6只蝙蝠围绕嬉戏,寓意心明眼亮、以正压邪,蝙蝠还象征着消灾降福;还有“马塘锣鼓”“泼花篮”以及如东16个镇(区、街道)带来的特色方阵,表演精彩纷呈,各具地域特色,将如东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太精彩了!咱如东人自己的文化让我感到自豪!”在苏州发展的如东人顾春晖趁着春节假期邀请朋友们回乡游玩,他说道:“这些民俗表演都是我们如东的宝贝,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记者了解到,此次民俗巡游表演是近30年来如东最大型的民俗表演活动。1200余名文艺工作者各展风采,吸引了3万多人前来观看。活动现场,如东的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摊位前人头攒动,在拉动当地消费的同时,也为如东的文旅市场注入了活力。(记者 严磊 通讯员 王军)
沛县:苏鲁同名村 携手闹大年
江苏沛县龙固镇有一个沙河村,山东鱼台县老砦镇也有一个沙河村,这两个村仅仅隔着一条河。在两村的交界处,建有一座仿古的牌坊,牌坊的一面写着“江苏沙河村”,另一面写着“山东沙河村”。
正月初一年味正浓。一大早,龙固镇沙河村的“苏鲁百姓大舞台”就锣鼓喧天了,两个沙河村的村民们扶老携幼,欢聚一堂,共同欣赏着两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闹大年”文艺演出。演员们婉转吟唱,好戏连连,唱出了两地人民同根同源的乡土情怀。
62岁的龙固镇沙河村村民卜德山是退伍军人,他的一首独唱《说句心里话》将演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卜德山说:“平日里没有演出的时候,我也会到这个大舞台来转转,和老伙计们聊聊天、打打牌。”他还表示,两个沙河村的人都很熟悉,大家都喜欢到这个大舞台来。
“今天的开场鼓很响,演的唱的我都能听懂。‘老五头’带出来的广场舞队伍,跳得越来越好啦。”97岁的刘李氏来自龙固的沙河村,跟她挨边坐着的,是98岁的郭美荣,她来自老砦的沙河村。这两位老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们一边听戏,一边愉快地聊天。
舞台下,鱼台县老砦镇沙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克玉和龙固镇沙河村党支部书记邢泗翔聊得热火朝天。张克玉说:“我们两个村田地相交、沟渠相通、人文相亲,虽然隶属于不同的省份,但大家相处得就像亲戚一样。”他还告诉记者,“苏鲁百姓大舞台”既丰富了两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进了两省群众的友谊。
这样密切的“走动”在两个沙河村之间已经成为了常态。邢泗翔告诉记者:“前年,沛县政协与鱼台县政协就接边镇联合协商开展情况以及重点河段防汛备汛情况达成共识,签订了《接边政协协商议事协议书》。”两个村的“两委”还会定期召开月度联席会议,共同探索建立情报信息联通、矛盾纠纷联调等工作机制,推动组织共建、发展共谋、事务共商、问题共解,形成了“有事没事常来往,大事小事好商量”的和谐氛围,让“好邻居”成为“一家人”。(记者 张 涛)
春节期间江苏省各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苏州有舞狮巡游、古镇游等活动;宿迁的乡村游推出新玩法;仪征举办民俗进城踩街;如东的新春民俗巡游规模宏大;沛县两个跨省沙河村携手共庆新年。这些活动既有传统民俗元素又有现代创新之处,不仅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还拉动了文旅消费,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同时也增进了不同地区间民众的情谊。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