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国际和平城市的和平基因与多元实践

潍坊在获评“国际和平城市”四年间的发展情况。包括以2025年2月3日“传递和平愿景 唱响更好潍坊”启动仪式为切入点,介绍潍坊在和平建设方面的成果,如将和平理念融入教学、基层治理等多方面,阐述潍坊在和平建设中对文化自信、民生温度、全球视野、代代相传等多方面需求的理解和实践。

鲁网2月3日消息(记者 王玉龙)“把五彩风筝做成白鸽的样子,让它衔着祈愿信笺,带着对和平的向往,飞过崇山峻岭,跨越海洋,送进每个人的心中……”

2025年2月3日上午,一阵悠扬婉转的歌声从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十字楼前传出,飘荡在肃穆的博物馆四周,宛如破晓的阳光,温暖着每个人的内心。潍坊获评“国际和平城市”四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传递和平愿景 唱响更好潍坊”启动仪式在此盛大举行。仪式上,滕文峰作词、黄永健作曲的和平主题原创歌曲《同一个梦想》首次发布。

2021年2月3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向全球公布新一期国际和平城市名单,潍坊成为全球第308座国际和平城市,这是山东省的首个,也是继南京之后中国的第二个“国际和平城市”。这份荣誉,既是对历史的敬重,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潍坊:国际和平城市的和平基因与多元实践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月3日又是潍坊获评“国际和平城市”四周年纪念日。潍坊举办系列活动,展示和平建设成果,强化和平教育,推动和平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更积极地推进潍坊的建设发展。此次“传递和平愿景 唱响更好潍坊”就是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项。

四年前,潍坊有了一张新的国际名片——“国际和平城市”。当时很多人疑惑:“和平?不打仗就是和平呗,这牌子有啥用?”四年过去了,潍坊人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应。学校把“和平”理念融入日常教学;社区把“和合”思想纳入基层治理;非遗集市上,非洲手鼓与山东快板相遇;文化场馆里,中外青年欢乐联谊;社区食堂里,韩国泡菜和潍坊肉火烧出现在同一张餐桌上。和平不是墙上的一纸空文,而是邻里的笑脸,是陌生人之间的善意,是外国友人竖起的大拇指,是不同文化碰撞时的会心一笑。这些日常点滴拼凑起来,就是潍坊对“和平城市”的理解——在这里,和平是能看到的生活,它不在国际会议的演讲稿中,而在普通人充满烟火气的生活里,是潍坊人手中的泥土、地里的种子、脸上的笑容。

潍坊:国际和平城市的和平基因与多元实践

获评“国际和平城市”的四年,是潍坊把国际荣誉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四年。

和平从来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脚踏实地去践行。四年来,潍坊市把和平理念融入城市精神,让和平与发展成为沟通的纽带,潍坊的风筝线,连接起更广阔的不同文明的天空。

经过四年的探索,潍坊人对“和平城市”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和平,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撑。从青州博物馆的“中国微笑”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和合二仙”,从《齐民要术》的“耒耜天下”到“风筝一线牵天下”的开放胸怀,潍坊的和平基因扎根于五千年的文明脉络之中。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将非遗技艺纳入中小学课程等举措,让潍坊的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中领会“和为贵”的东方哲学。

潍坊:国际和平城市的和平基因与多元实践

和平,需要民生温度的托举。潍坊始终将“民生小事”当作“和平大事”:全市建成748处助老食堂(含配餐点),每天服务3.1万人次;搭建全市养老服务“一张网”平台,采集录入213.3万余条老年人信息,186家养老机构、49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73个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其中;对全市840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智能化改造,为部分70岁以上老人发放智能腕表、安装生命体征监测仪,做到使用“无门槛”、智慧“不掉线”;社工和志愿者“一对一”“手把手”“点对点”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正如社区居民所说:“政府把路修平了、灯点亮了,大家心里敞亮了,谁还愿意红脸吵架?”

和平,需要全球视野的胸怀。自1988年成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来,潍坊先后与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文化联系,与国外40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作为中国最早自行开埠的城市之一,潍坊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成为放眼世界的桥头堡,全市累计有32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潍坊设立了61家公司。潍坊已经同全球21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外贸企业超6300家。可以看到,如今潍坊的和平实践,既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道路,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

和平,需要代代相传的坚守。中小学开设“和平课堂”,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和谐世界;潍坊学院依托2019年成立的潍县乐道院集中营研究所,建立专门的和平学研究院,围绕和平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跨学科的全面深入研究,努力把潍坊的和平资源从城市记忆提升到世界记忆、人类记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区域和平文化建设,为国际和平城市发展贡献中国理念。

四年时间虽短,但足以让世界看到:和平不是强者对弱者的施舍,而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参与的创造。就像一位风筝设计师所说:“风筝线握在老百姓手里,和平才有了扎根的土地。”

潍坊:国际和平城市的和平基因与多元实践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近年来,作为国际和平城市的潍坊,全面、系统、深入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世界、时代、历史的变化,加强和平遗产保护,推动和平教育普及,凝聚和平共建力量,扩大和平文化影响力,向社会、世界、全人类呼吁和平,播撒和平种子、贡献和平力量,打出“和平城市让潍坊更好”的口号。

潍坊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答案,就写在每一个绽放的笑容里。

2月3日,正值农历立春节气。春天来了,一切都充满生机。让我们共同期待:随着春天的脚步,和平之风永远鼓动潍坊风筝的翅膀;发展之光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潍坊自获评“国际和平城市”四年以来,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将和平理念融入多方面工作等方式践行和平理念。在文化、民生、国际交流、教育传承等领域不断探索,将国际荣誉转化为实际行动,不仅在自身建设上体现和平的价值,也为国际和平城市发展贡献了中国理念,潍坊的和平故事还在继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705.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