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助力西藏定日地震救援工作,西藏定日地震:“00后”成为救援重要力量

在西藏定日6.8级地震震区,“00后”们以不同身份参与地震救援相关工作,在不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展现青春力量的故事。

新华社拉萨1月23日消息(记者白少波、刘洲鹏、格桑边觉),在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的震区,有这样一群“00后”,他们构成了地震救援中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身份各异,有的是刚刚入职不久的警察,有的是即将成为妈妈的准妈妈,还有的是基层的村干部。虽然身份不同,但是他们都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下了一段段不平凡的故事。

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嘎布村的安置点帐篷里,22岁的刘鑫磊正在给村里的高三学生耐心地讲解题目。只见他一只手指着黑板上的题目,另一只手拿着资料,嘴里还说着:“大家看一下这道题怎么解?”刘鑫磊是西藏边检总站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新入职的一名警察。当地震发生之后,他就和同事们第一时间迅速赶赴灾区展开救援工作。当救援工作进入到过渡期安置阶段的时候,他们经过仔细排查发现,在杂村、嘎布村和玉白村这几个地方,一共有6名高三学生和8名初三学生。

由于地震的影响,这些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几乎在地震中全部被毁坏了。而且,他们还面临着接连不断的余震威胁,同时又有着考试的压力。对于这些正处于备考关键时期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太需要外界的帮助了。于是,刘鑫磊就承担起了这个责任。白天的时候,他要前往这3个村庄去接送学生来上课,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来到课堂上正常学习。一直等到天色慢慢暗下来,他又会把孩子们一个一个安全地送回到家中。这名“00后”警察说道:“我的愿望就是能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帮助这些学生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00后”助力西藏定日地震救援工作,西藏定日地震:“00后”成为救援重要力量

1月13日,次旺(右一)陪同工作组走访村庄,评估房屋受损程度。新华社记者 格桑边觉 摄

在距离震中18公里的曲洛乡热木青村,这里有一个非常温馨的大院,这个大院是由一排排的活动板房围起来的,村民们都聚居在这里。你看,有的村民正拿着脸盆,轻轻地洒着水,这是为了防止扬起灰尘;有的村民则在忙碌地分发着捐赠来的牛羊肉,每户都可以分到10斤以上呢;还有的村民坐在板房外面的椅子上,惬意地把洗过的头发晒干。

这个板房“大院”能够建成,让大家可以温暖地度过这个冬天,这背后离不开村里24岁的科技专干拉次的辛勤努力。拉次说道:“把板房像大院一样搭建起来,这样做是有很多考虑的。既考虑到了群众生活的便利性,能让大家集中居住,这样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同时还能起到挡风的作用,而且也便于管理和服务,从而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拉次是去年7月才刚刚参加工作的,他还提到,如今这个安置点所在的位置,以前是白玛旺秋等4户村民的田地。“我们村两委做了大量的工作,村民们也特别理解我们,所以才有了现在这样整齐有序、温馨舒适的板房‘大院’。”

白玛旺秋也说道:“特殊时期,我们理解村子的需要。一家五口住进了供电供暖的板房,大家的心情都变得好了很多。”

“00后”助力西藏定日地震救援工作,西藏定日地震:“00后”成为救援重要力量

在定日县曲洛乡热木青村安置点,村民们正在分发牛羊肉(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建杨 摄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措果乡野江村的大部分村民都集中到了空旷的地带,可是村民拉姆母女却迟迟没有出现。野江村的科技专干次旺卓玛在老房子里找到了她们。拉姆已经53岁了,她90岁的母亲唐觉旺姆双目失明,而且双腿瘫痪,根本无法逃离。

次旺卓玛这位“00后”科技专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房子随时都有可能倒塌,我们难道不怕吗?当然怕,但是在这种紧要关头,我们必须要去做这件事。”当时,她和同事一边大声喊着“莫拉(藏语意为老奶奶)别怕”,一边迅速地把老人从床上背到了屋外的空地上。

次旺卓玛说:“阿佳(藏语意为大姐)拉姆一直不停地跟我道谢,还把额头贴着我的手背。那个时候我才感觉到后怕,但是根本顾不上寒暄,就赶紧去继续排查其他的房子了。”这些“00后”们,在天灾面前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毅然选择前进,他们的青春,只向前,从不退后。

在西藏定日地震震区,不同身份的“00后”在地震救援的不同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新入职警察刘鑫磊帮助学生学习,科技专干拉次助力板房大院建设,科技专干次旺卓玛勇救被困老人,他们在天灾面前积极前行,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00后”的青春华章。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66.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1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