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台湾女演员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离世这一事件展开,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阳隽的解答,深入探讨了流感相关的诸多问题,如流感为何会致命、流感与肺炎的关系、肺炎的症状警示、流感的高危人群等。
中国台湾著名女演员大S(徐熙媛)在日本旅游期间,不幸因流感并发肺炎而离世。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思考,一个小小的流感,怎么就会导致死亡呢?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流感季节又该做好哪些准备呢?当感染流感之后,什么时候可能预示着出现了肺炎?重症流感又有哪些信号呢?哪些人群在患流感后,出现肺炎甚至死亡的概率更高呢?针对这些问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阳隽给出了答案。
南方+:流感为何会致命?
阳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实际上,流感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它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且容易引发并发症的特点。就像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那场流感造成了超过5000万人死亡。即便在当下,全球范围内,流感每年也会导致300万到500万的严重病例。有一部分人感染流感后,机体的免疫反应会非常强烈,这在科学上被称为“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风暴”的目的是清除病毒,但也可能对患者自身的机体造成损伤,比如引起肺部组织受损,无法为血液提供足够的氧气,从而导致缺氧甚至死亡。
南方+:流感一定会导致肺炎吗?
阳隽:流感肺炎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季节是存在差异的。从临床现象来看,甲型流感病毒合并肺炎更为常见,甲型流感流行时合并肺炎的发生率达到5% - 38%,而乙型流感则为1.4% - 10%。
流感相关性肺炎分为病毒性肺炎和继发性细菌性肺炎两种。流感病毒直接侵犯下呼吸道就会引起病毒性肺炎。当流感来袭时,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会大大降低,原本就存在于呼吸道的一些细菌就会趁机侵入肺部,最终引发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此外,流感病毒感染还会使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进一步损害肺部组织,使得肺部更容易受到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南方+:肺炎症状的“警示信号”是什么?
阳隽:当流感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提示已经并发了肺炎。首先是持续高烧不退,即使服用退烧药后体温也难以降到正常水平,并且发热时间超过三天;其次,咳嗽症状会显著加重,咳嗽频率增加,还伴有大量脓性痰,有时痰中还会带血;此外,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情况,尤其是在活动之后症状更加明显,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口唇发紫的现象。部分患者还会感到胸痛,疼痛程度不一,咳嗽或者深呼吸时疼痛会加剧,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南方+:肺炎一定会致死吗?
阳隽:流感相关性肺炎不一定会致死。轻度肺炎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及时治疗后肺部炎症会逐渐吸收,一般不会导致死亡;但是重症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这就会增加死亡风险。特别是那些本身患有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的身体机能和抵抗力较差,患肺炎后更容易出现严重情况,甚至可能致死。
南方+:除了肺炎,流感是否还会导致其他并发症?
阳隽: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除此之外,还可能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并发症;儿童患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比成人更为常见。
南方+:为何每年流感流行毒株会有所不同?
阳隽:其实,流感病毒的单链RNA结构在复制时容易发生突变,并且缺乏对变异的修复机制,所以它是一种极易变异的病毒。同时,地域气候、宿主群体等环境因素以及人群免疫选择压力、疫苗接种等,也会促使病毒不断变异以适应环境和逃避免疫。
南方+:流感如此可怕,能否提前甄别?
阳隽:在实验室里有丰富、专业的手段来甄别流感和普通感冒,但目前临床上还是以医生的常规诊断为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临床上甄别普通感冒和流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大多数流感患者即使不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症状也会逐渐减轻。而对于高危患者,可以在48小时以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目的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防止一部分患者发展成重症。
南方+:流感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阳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 - 7天,多数是2 - 4天。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体温可达39 - 40℃,常常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还可能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者无症状。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慢性基础疾病加重。
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比成人高,乙型流感患儿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比成人更常见。新生儿可能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老年人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常常无发热或者为低热,咳嗽、咳痰、气喘和胸痛比较明显,也可表现为厌食和精神状态改变。
南方+:流感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阳隽:根据指南,目前流感的高危人群如下:
1. 居住在养老院、或者其他慢性疾病管理场所,以及因为慢性病住院的患者
2. ≥65岁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
3. 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例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等
4. 存在意识障碍、脊髓损伤、癫痫、神经肌肉疾病等问题的患者,气道分泌物引流不畅
5. 心力衰竭患者
6. 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缺陷人群(HIV感染,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等)
7. 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8. 糖尿病患者等
9. 肥胖者(BMI>35,或者BMI>32同时有其他并发症时)
南方+记者 黄锦辉
通讯员 许咏怡
【作者】 黄锦辉
广东健康头条
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离世事件引出了对流感相关问题的探讨。文中阳隽主任对流感致命原因、流感与肺炎的关系、肺炎的警示症状、流感并发症、流行毒株变异原因、甄别手段、典型症状以及高危人群等多方面进行了解答,让读者对流感有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流感的防范意识。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