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春节戏曲晚会:三地同播,共展戏韵 2025京津冀春节戏曲晚会:名家荟萃,戏韵悠长

2025年1月31日晚,京津冀首次联合举办春节戏曲晚会,并在北京卫视、天津卫视、河北卫视同播的事件。晚会分为三个篇章,众多梅花奖获得者同台献艺,还有票友、青年学生、戏曲娃娃等参与。晚会节目形式多样,既有传统戏曲节目,又融入流行元素,戏曲大师裴艳玲等名家的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这场晚会也是2025京津冀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动的重要部分,旨在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

1月31日晚,一场别具意义的2025京津冀春节戏曲晚会在北京卫视、天津卫视、河北卫视同步播出。这是京津冀首次联合举办这样的春节戏曲晚会,如同奏响了一曲三地共有的新春戏韵华章。

“流淌在心底的那声吼,喊了千百秋。唤起了盎然的一片绿,春随万家走。再向渤海弄潮,再登太行揽秀,再赋燕山壮美,再写大美九州。金蛇献瑞民安泰,好花总借春风开,三地一脉情相连,瓣瓣同心向未来……”随着戏歌《吼春》的唱响,晚会拉开了帷幕。

晚会开播后,网友们热情高涨,评论不断。“这可是‘含梅量’最高的晚会!”“国粹!一定得支持!”“搬好小板凳准时收看!”这些评论充分体现了大众对晚会的期待与喜爱。

晚会分为“百花迎春”“薪火相传”“岁月鎏金”三个精彩篇章。整个晚会可谓星光熠熠、名家云集。京津冀三地的裴艳玲、于魁智、邓沐玮等多达21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同台亮相,各显神通。不仅如此,戏迷票友登台互动,让观众感受到戏曲在民间的深厚根基;青年学生激情演绎,展现了戏曲传承的新生力量;戏曲娃娃惊艳亮相,更是让人们看到戏曲未来的无限希望,观众仿佛沉浸在京津冀戏曲艺术的浓厚氛围之中,对戏曲薪火相传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开场节目戏歌《吼春》里,三地优秀青年河北梆子演员马曌、陈亭、郝士超同台演唱,那豪迈铿锵的歌声令人印象深刻。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郝士超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以唱戏歌的形式面对观众,希望观众朋友能喜欢。”此外,河北梆子名家张秋玲带领四十位来自京津冀三地各行各业的票友同唱《洪湖赤卫队》选段,河北梆子强大的群众影响力展露无遗。而京津冀三地三位小戏迷出演的京剧《沙家浜》选段在弹幕区也引发了热烈反响。

本场晚会的一大亮点是融入了年轻人喜爱的流行元素,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活力。原创节目戏腔新唱《壮山河》,以熟悉的河北梆子声腔为主旋律,借助梆子和板胡等乐器进行独特的“调色”,用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展现出燕赵文化的气壮山河与慷慨豪迈。《壮山河》主唱、歌手纪敏佳提到:“戏曲的传承离不开年轻人的积极参与,这次采用戏曲和摇滚乐相结合的方式,就是希望能吸引更多90后、00后关注戏曲、爱上戏曲。”由京津冀三地大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带来的阿卡贝拉《智取威虎山》选段,用人声代替乐队伴奏来演绎京剧名段,展现了现代艺术和经典戏曲碰撞出的独特魅力。梅派男旦郭雨昂和河北梆子演员孙娜联袂演唱的戏歌《国风超有戏》等原创节目,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

戏曲大师裴艳玲一出场,就把演出气氛推到了顶点。她带来的京剧《连环套》选段,让在线观看演出的网友们激动不已,点赞好评在屏幕上不断刷屏。临近尾声时,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戏曲名家王英会、陈春、王少华、许荷英、吴桂云为观众献上了一出创新戏歌《盛世梨园》。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吴桂云说:“河北梆子这一传统演出形式一根生出了三枝花。在这场晚会上京津冀三地的河北梆子联唱,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瓣瓣同心一家亲,特别有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2025京津冀春节戏曲晚会是2025京津冀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戏曲盛宴,更在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显著成效,谱写了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文化一脉的戏韵华章。(河北日报记者 田 恬)

2025年京津冀春节戏曲晚会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活动。晚会通过三地联合举办、多平台同播、众多戏曲名家参与、多种表演形式呈现以及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等方面,展示了京津冀戏曲文化的魅力,体现了戏曲传承的活力,同时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也彰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文化领域的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386.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