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永州东安这对夫妻村医的坚守:山村健康守护者,乡村医疗一线的坚守者:永州东安夫妇25年守护乡亲健康

永州市东安县井头圩镇的唐军华、伍艳芳夫妇,他们身为村医,在新春将至时仍坚守岗位。25年来,他们在乡村医疗一线默默奉献,用脚步丈量山村角落,守护父老乡亲健康的故事。通过具体事例,如伍艳芳对患病老人唐自觉的照顾等,展现了他们的医者仁心,以及面对外界诱惑(同学去大城市拿高薪或在城里找稳定工作)不为所动,坚守农村服务村民的高尚情怀,同时也体现出他们夫妻间虽忙碌但对家庭的牵挂。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永州市东安县井头圩镇的唐军华、伍艳芳夫妇,依旧稳稳地坚守在各自所在的村卫生室里。在过去的25个年头里,这对夫妇始终奋战在乡村医疗的最前线。他们不辞辛劳,靠着自己的双脚,踏遍了山村的每一寸土地,就如同忠诚的卫士一般,悉心守护着村里父老乡亲们的健康。1月27日这一天,记者来到了东安县井头圩镇,想要近距离去了解这两位村民健康的“守护神”。“芳妹子,怎么又来了?”“是的,唐叔,今天该输液了!”当日上午,记者跟随着伍艳芳的脚步,来到了上大村14组唐自觉老人的家中。已经81岁高龄的唐自觉老人,不幸患有结肠炎,经常被腹泻和腹痛所困扰。他的两个女儿都远嫁到了外地,家里只剩下老人和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相依为命。“这么大年纪了,也是遭罪呢!”伍艳芳满是同情地说道。为了减轻老人腹痛的症状,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亲自上门,给老人输液、送药。日子久了,唐自觉老人早已把伍艳芳当作了自己的亲人。远在上海的大女儿,每次给老人家邮寄包裹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直接寄到伍艳芳的家中。说话的间隙,伍艳芳从电动车后座取出了唐自觉大女儿寄来的一把胡琴,笑着说:“老爷子年轻时就喜欢乐器,这么大年纪了还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呢。”“我帮你把屋子扫一下,搞得干干净净过年啊!”在老人输液的半个小时里,伍艳芳一边帮着老人收拾屋子,一边陪着老人唠家常。即将离开的时候,伍艳芳还不忘叮嘱唐自觉老人,如果身体感觉不舒服,随时给她打电话。“好咧好咧!芳妹子过个好年啊!”唐自觉老人拄着一根棍子,一直目送着伍艳芳离开。一瓶葡萄糖、一盒肠胃止痛药。伍艳芳回到村卫生室后,又马上打开电脑,仔细地将唐自觉老人的用药情况记录下来。现年43岁的伍艳芳出生于永州市东安县井头圩镇上大村,她和丈夫唐军华是同村人。2000年从卫校毕业不久后,他们就结为了夫妇,自那以后,就一直在基层医疗的岗位上坚守着。他们的同学当中,有不少人去了深圳和广州等地工作,拿着相当丰厚的薪水;也有人回到了市里或者县城,在医院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我们从农村出来的,回到老家服务村民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时有村民拉着记者说:“他们两口子,可真是大好人咧!”伍艳芳听到这样的称赞却连连摆手:“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做这些都是我的本职工作!”伍艳芳告诉记者,她和丈夫从小就在村子里长大,深知农村里留守老人看病是多么的不方便,“当初选择留在村里,我丈夫也是完全赞成我的这个决定的。”伍艳芳在井头圩镇上大村担任村医,而她的丈夫唐军华则负责岭观村。每天早上,夫妻俩匆匆吃过早饭之后,就各自出门,急忙赶往自己所在的村卫生室上班。一旦到了卫生室,接诊、打针、拿药……一系列繁琐的工作就如同潮水一般涌来。“他着急出门的时候,我可能还没起床。他准时下班回家的时候,我可能又要忙到深夜。”伍艳芳打趣地说道,虽然他们俩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可真正相聚的时间却少之又少。1月27日下午,忙碌了一整天的伍艳芳给丈夫唐军华打了一个视频电话。“忙得过来吗?明天中午回家吃团年饭!”“收到收到,一年忙到头了,明天一家人好好吃个团年饭!”

本文总结了唐军华、伍艳芳夫妇坚守乡村医疗一线25年的事迹,通过对他们工作日常、对待患者的态度以及对坚守农村医疗岗位的执着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敬业、善良和奉献精神。他们在面对同学的不同选择时不为所动,始终将服务村民放在首位,体现了高尚的医德和浓浓的乡情。同时,他们夫妻间虽忙碌但仍对家庭有所牵挂的情节,也让这对夫妻的形象更加立体。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258.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