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这一二十四节气之首展开,介绍立春相关的传统习俗、特色民俗活动、立春养生知识等内容,同时穿插着各种地方特色民俗的图片展示,展现立春丰富的文化内涵。
立春:二十四节气的开篇
立春,在二十四节气中居于首位,它还有诸多别称,像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这个字有着“开始”的含义,而“春”,则象征着温暖与生长。这一节气的到来,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次新生宣告。
看那牡丹花开得娇艳,富贵之态尽显。这是吕巧琴拍摄的牡丹盛景,恰似立春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立春三候:大地的苏醒信号
立春有三候,即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当立春到来时,大地开始解冻,原本被寒冬冰封的土地逐渐恢复生机。蛰居在洞穴中的虫类也慢慢苏醒过来,它们感知到春的气息,开始在洞中蠢蠢欲动。河里的冰也开始融化,鱼儿欢快地游向水面,此时水面上还有未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就好像是被鱼背负着浮在水面,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立春习俗:独特的民俗风情
立春有许多有趣的习俗,例如鞭春牛。从流传下来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习俗的独特魅力。还有“咬春”的习俗,人们在立春这一天品尝特定的食物,感受春天的气息(
)。
在屏南,有一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巴地村,这里是畲族聚居的行政村。凤凰是畲族的图腾,“火凤凰”作为巴地畲家传承至今的特色民俗活动,承载着畲族人民的文化与信仰(屏南火凤凰。邱仰左 摄)。
周宁的“请林公”也是当地特色民俗活动()。霍童线狮,被当地人称为打狮,是一种别具风格的民俗杂技节目。在霍童的传统民俗节庆“二月二灯会”上,“线狮”是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霍童线狮。褚子强 摄)。
福鼎沙埕铁枝同样富有特色()。宁德城隍庙的“米龟祈福”活动在正月期间举行,香火旺盛,民众前来摸龟祈福。米象征着食物和富足有余,烛火与袅袅青烟相伴,点燃着民众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宁德城隍庙“米龟祈福”。周思颖 摄)。
屏南的“香火龙”()和福安平讲戏也别具魅力。福安平讲戏是闽东人民智慧的结晶,已有500多年历史,因其道白腔调平白如讲话而得名。每到春节,福安平讲戏剧团就会走乡进村进行展演,新春纳福,传递吉祥(福安平讲戏。图源福安市文化馆)。周宁际会板灯龙也是当地立春时节民俗的一部分(
)。
立春养生:顺应阳气生发
立春养生要顺应阳气的生发,护卫阳气。在中医理论中,肝属木,与春之气相应,所以春季养生重在养肝。饮食药膳应以“升补”为主,可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山药、香菜、韭菜、白萝卜等。这不仅有助于养生,也是人们在立春时节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最后,立春如同四季初始的一个美好信号,让我们期待春野浮绿,日新常安。就像那一个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如柘荣岭边亭村(林文强 摄),都在立春的氛围下孕育着新的希望。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有着丰富的内涵。文章介绍了立春的含义、三候现象,详细阐述了各地立春相关的传统习俗,如鞭春牛、咬春等,还介绍了诸多特色民俗活动,包括屏南火凤凰、周宁请林公等。同时提到立春养生要顺应阳气生发、重在养肝的要点。通过这些内容全面展现了立春时节在文化、民俗和养生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