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古文化街在2024年的发展情况。包括游客接待量大幅上升,入选相关保护利用经验清单,还介绍了古文化街在基础设施建设、业态升级、举办活动等方面的举措,展现出古文化街的繁荣景象以及其在传承文化和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方面的成果。
在2024年,天津古文化街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这一年古文化街累计接待游客的数量达到了1350万人次,与以往相比,这一数字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古文化街在多方面积极努力的结果。
在2024年11月的时候,古文化街更是收获了一项殊荣,它成功入选了住房城乡建设部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这无疑是对古文化街发展成果的一种高度认可。
天津古文化街管委会主任张鸿鹏介绍说:“这一年来,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天津这座城市所特有的韵味和特色,下定决心要将古文化街打造成最具天津风味、最富有民俗气息的文化街区。我们深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古文化街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
回顾过去的这一年,古文化街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在微提升和改造方面,对多达一万余处的点位进行了精心的修饰和修缮工作。对于街区内国家级文物天后宫,更是加强了保护、维修以及勘察等工作。同时,街区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全面的升级,像是对厕所进行维修、增加更多的座椅、提升照明条件等。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古文化街内的商家也积极进行升级改造。例如杨柳青画店就进行了两次升级,达仁堂在升级之后,一楼采用了博物馆式的布局,这种布局给游客带来了更好的游览感受。越来越多的商户意识到要将自己的技艺和工艺展示出来,使得古文化街内更多的业态体现出互动性和沉浸式的感受。新引入的津港印象项目也为古文化街增添了新的活力,该项目很好地体现了港产城融合与河海津韵的魅力。
张鸿鹏还告诉记者,如今在这条长达600多米的古文化街上,可以看到三四十家非遗店面以及老字号等。这些文化类业态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六成之多。“除了积极引入具有文化特色的商家之外,在过去的一年里,古文化街还举办了100多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古文化街创新了多元化的消费场景,重点展现出天津味、中国风、文化味,从而将古文化街打造成充满活力的街区,有力地促进了文商旅体的融合发展。”
这里是天津最早的经济、文化、商贸聚集地,有着“津门故里”的美誉。走在古文化街上,红灯笼、中国结随处可见,斑驳的砖墙和青石板路,就像一幅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的画卷,在这条古街、在这座城市中,缓缓地展开,并且呈现出越来越红火的发展态势。
本文总结了天津古文化街在2024年的发展成果,包括游客量的大幅增长、入选保护利用清单、基础设施建设、商家业态升级、举办众多活动等,这些举措使古文化街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实现了文商旅体的融合发展,展现出古文化街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生机。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