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传统名菜罾蹦鲤鱼的相关情况,包括它在过年期间受欢迎的原因、独特的制作工艺、背后的传奇起源故事,以及随着时代发展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展现了这道菜所蕴含的饮食文化内涵和在展示天津饮食文化魅力方面的意义。
中新社天津2月1日电,中新社记者孙玲玲、王君妍报道。在天津,过年的时候有一道菜非常受欢迎,那就是罾蹦鲤鱼。这道菜的寓意十分吉祥,2月1日,在天津红旗饭庄的后厨,行政总厨罗林正在忙碌地制作这道传统名菜。
罗林告诉记者,“罾”其实是古代的一种捕鱼工具。这道菜之所以被叫做罾蹦鲤鱼,是因为在炸鱼的过程中,要把鱼摆成正在水里游动的模样,鲤鱼在锅里的样子就像是从罾中蹦出来的一样,而且呈现出鲤鱼跃龙门时甩尾巴的姿态,这种姿态象征着逆流而上、奋发进取。所以,在家庭聚会,尤其是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场合,罾蹦鲤鱼是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罗林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罾蹦鲤鱼,他是天津市红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津菜传统技艺罾蹦鲤鱼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介绍说,制作罾蹦鲤鱼,首先要挑选新鲜的活鲤鱼,鱼的重量大概在两斤左右比较合适,这样的鱼肉质鲜美,口感才是最好的。这道菜独特之处在于要带鳞一起吃,所以新鲜的鲤鱼是做出美味的关键。
“要把鲤鱼的内脏和鱼鳃去掉,但是鱼鳞要保留。在鱼的腹部贴着大骨两侧顺着划一刀,再把两侧的肋骨隔断,让鱼头和鱼腹向两边展开,鱼背朝上。”罗林表示,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其实需要一定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鱼的形状好看,也便于后续的炸制。
把鲤鱼处理好之后,罗林会把它放进冰箱。他说:“经过‘打冷’的鱼,就算在热油里炸20分钟,鱼鳞也不会脱落。炸的时候,油温要控制在180℃左右,先把鱼背下锅炸。等鱼被炸成金黄色的时候,就可以捞出来控油备用了。”这是制作罾蹦鲤鱼很关键的一步,炸好的鱼不仅外观吸引人,而且口感酥脆。
罗林把炸好的鲤鱼放在盘子里后,在另一口锅里倒入一点底油,放入葱姜蒜炝锅,然后依次加入食盐、白糖、醋等调味料,调出浓稠鲜亮的酱汁。罗林介绍,罾蹦鲤鱼的最后一步,是把熬好的浓稠糖醋汁趁热浇到刚炸好的鱼上。这时候,鱼会发出“滋滋”的声音,热鱼吸收热汁,鱼鳞和鱼肉在糖醋汁的充分浸泡下,香气四溢。
食客趁热夹一筷子放到嘴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都能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独特的吃法也让整个用餐过程充满乐趣。
罾蹦鲤鱼的起源和历史充满传奇色彩。罗林说,相传在清光绪末年,有几个流氓地痞到天津“天一坊”饭庄吃饭,他们把“青虾炸蹦两吃”错说成“罾蹦鱼”。饭庄伙计纠正的时候,那些人恼羞成怒,想要闹事。饭庄的“堂头”很机智地应对,吩咐厨师赶紧制作。厨师挑选了一条大活鲤鱼,宰杀去脏后保留鱼鳞,用沸油快速炸制,捞出后浇上糖醋汁,鱼鳞炸开,口感酥脆,香气扑鼻。这道菜不仅平息了风波,还因为独特的风味和外观一直流传至今。
随着时代的发展,罾蹦鲤鱼的制作技艺也在不断进步。罗林指出,新一代的厨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和烹饪手法,让这道菜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例如在糖醋汁里加入一些番茄酱,这样可以让颜色更鲜艳、口感更丰富。“我觉得不管是罾蹦鲤鱼还是中国其他的传统美食,都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现在,罾蹦鲤鱼不只是天津本地人爱吃,很多中外游客来天津到我们饭店都会点这道菜。它作为天津美食的代表,向世界展示着天津独特的饮食文化和魅力。”罗林说道。
本文总结了天津罾蹦鲤鱼这一传统美食的多方面情况,从它受欢迎的寓意原因,到具体的制作步骤,从传奇的起源故事到制作技艺的传承创新,最后强调了这道菜在展示天津饮食文化魅力方面的重要意义,让读者对罾蹦鲤鱼有了全面的认识。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