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个世界湿地日的相关情况,包括其主题,并且着重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湿地保护修复方面取得的成果,如实施众多保护修复项目、新增和修复湿地面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地,在互花米草防治、红树林保护修复方面的成绩,还提到了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的成果。
2月2日,我们迎来了第29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湿地 共筑未来”。从国家林草局传来消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湿地保护修复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众多湿地的生态状况已经得到了切实的改善。
国家林草局的最新数据表明,党的十八大之后,一系列保护修复湿地的举措不断推进。累计开展的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多达3700余个,这些项目的成果显著,新增以及修复的湿地面积超过了100万公顷,这使得全国湿地面积稳稳地保持在5635万公顷以上的规模。同时,各地积极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地,数量达到了2200多处。
在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方面,我国也采取了有力措施。大力推行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推进下,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经除治互花米草达110万亩,成功阻止了互花米草不断扩散的趋势,有力地维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除此之外,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也在加速实施。当前,我国红树林面积已经达到了45.45万亩,和本世纪初相比,增加了约12.45万亩,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呈现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今年也是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这20年来,国家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效保护了全国240万公顷的湿地。不仅如此,国家湿地公园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增长额度超过500多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约90%的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一举措在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开辟了有效的途径。
本文总结了第29个世界湿地日我国湿地保护的成果,包括湿地保护修复项目、面积保持、自然保护地建立、外来物种防治、红树林保护修复以及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的成果等方面,体现了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