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博物馆于1月30日举办的“巳巳如意”小蛇包DIY研学课堂活动。该活动吸引了20个亲子家庭参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积极意义。
在喜气洋洋的春节期间,哈尔滨市博物馆于1月30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蛇包DIY研学课堂活动,主题为“巳巳如意”。此次活动吸引了20组充满活力的亲子家庭踊跃参与,每一位参与者都从中收获了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及温馨的亲子互动乐趣。这个活动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担任活动引导者的美育老师独具匠心地把韩美林的生肖艺术作品引入课堂。韩美林的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蛇形”艺术创作,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蛇那种恐惧的固有印象。小朋友们在欢声笑语中领略着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在他们眼中,韩美林笔下的蛇不再可怕,反而变得亲切可爱。就像参与者张馨月小朋友所说的那样:“我以前在博物馆看到蛇的画时会觉得有点吓人,可是这次看到韩美林爷爷的画,我不但不害怕了,还感觉有点可爱呢。”孩子那纯真又充满智慧的话语,为整个活动增添了不少灵动的色彩。在DIY环节里,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被彻底点燃。那些五颜六色的材料,像酒精胶、织针还有扭扭棒,在孩子们的小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家长的热心协助下,孩子们渐渐熟悉了制作小蛇包的工艺流程。从对材料的初步认识,到之后熟练地进行剪裁、黏合、穿线等创作工序,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成就感和快乐。每个小朋友制作出来的小蛇包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造型,这充分彰显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意。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蛇包,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向父母展示,那骄傲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家长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参与活动的家长王云杰就感慨地说:“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出这么可爱的小包,真的很有成就感。非常感谢哈尔滨市博物馆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有动手创作的机会。”这种来自家长的称赞,既是对活动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博物馆传播文化、促进家庭互动的大力支持。通过这次小蛇包DIY活动,哈尔滨市博物馆不仅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体会到手工创作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之情,而且成功地向家庭传播了传统文化。对于孩子们来说,春节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更是与家人一同探索传统艺术与文化的好机会,是一段无比珍贵的亲子时光。这一活动远非一堂普通的手工课,它为孩子们注入了文化的养分和艺术的灵感。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蛇包,成为新春佳节留在他们心中的美好回忆,也让传统手工艺在新一代的孩子身上得以传承延续。让我们满怀期待地等待哈尔滨市博物馆在未来举办更多富有创意的活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助力每一个孩子在艺术的润泽下茁壮成长。
本文总结了哈尔滨市博物馆举办的小蛇包DIY研学课堂活动。该活动吸引亲子家庭参与,通过引入韩美林作品增加文化内涵,DIY环节激发孩子创造力,家长从中收获感动,活动成功传播文化且为孩子留下美好回忆并传承手工艺,期待博物馆更多创意活动。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