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介绍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着眼当下与长远 中长期资金入市有硬指标,资本市场迎新变革

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该方案既设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比例的短期明确指标,又从制度建设等长远方面进行安排。文中详细阐述了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入市的硬指标,强调长周期考核制度突破的重要意义,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市在稳定资本市场、改善投资者结构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还提到了为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在上市公司方面作出的部署等内容。

证监会主席吴清于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及的实施方案颇具看点。这个方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兼顾当下与长远。就当下而言,它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投资A股实际规模、比例的明确指标。从长远考虑,方案在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以及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针对性的制度安排,真可谓是“干货”满满啊。

吴清介绍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着眼当下与长远 中长期资金入市有硬指标,资本市场迎新变革

在市场普遍关注的增量资金问题上,方案给出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硬指标。先说说公募基金,明确规定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在未来三年里每年至少要增长10%。再看商业保险资金,目标是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并且持续提升比例和规模。这意味着每年至少会为A股新增数千亿元的长期资金,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众多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的规模和比例,方案中全面建立中长期资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这一点更为关键。这称得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性突破,多年来一直想要解决却未能解决的问题,现在终于有了答案。

“长钱”需要有耐心,而资金考核机制这个“指挥棒”就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长期以来,“长钱短投”的问题相当突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考核周期短,从而导致投资行为变形。长周期考核制度建立之后,中长期资金就能够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凭借投资能力获取更长期稳定的回报。

与此同时,中长期资金投资行为的稳定,会有效提高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这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对资本市场投资生态进行大幅优化,从而提升对各类资金的吸引力,强化资金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从操作层面来看,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不同类型的中长期资金,方案依据它们各自的资金属性和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排。这样做进一步解除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束缚”,激发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积极性。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各类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从短期来讲,能够为市场带来稳定的增量资金;从长期来看,能够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好地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专业作用,引导各类投资者形成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

良好的投资回报和资本市场生态,是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基础。实施方案从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票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等方面进行部署,通过资本市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来增强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展望未来,随着中长期稳定资金的入市,资本市场回暖向好的态势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各类中长期资金也将通过资本市场更好地实现保值增值。

本文总结了证监会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的多方面内容,包括方案中的明确指标、长周期考核制度的突破、不同类型中长期资金的针对性安排等。阐述了这些举措对资本市场稳定性、投资者结构、投资生态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以及通过提升资本市场自身吸引力来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最后对中长期资金入市后的资本市场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6192.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1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