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洋女婿高铁在龙口过春节的经历,包括他与家人的互动、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在中国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及对中国高铁发展的感受等,展现了多元文化交融下中华文化的魅力。
编者按:春节可不只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它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共赏的文化盛事。自1月30日起,大众日报和大众新闻客户端开启了“四海同春中国年”的全媒体报道之旅。这一报道邀请那些在海外的山东人和在山东的外国友人来分享过年的点滴,从而展现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时中华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讲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山东故事。
洋女婿高铁乘坐高铁
1月28日,正值除夕,下午2点多的时候,在龙口市的龙城壹号小区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咱们把大大的福字贴在正中央,烫金的对联贴在门边,再贴上横批就完美了。”郑晓琳笑容满面地举着写着“五福临门”的春联横批,高鼻梁、大眼睛的高铁就把它贴到了门楣之上。
“这‘五福’都是哪五福呀?”这位来自比利时的洋女婿满脸好奇地问道。“这五福就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郑晓琳耐心地解释说,“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盼着一辈子能享受到这‘五福’,过上好日子呢!”听到爱人的解答,高铁不住地点头。
这已经是高铁在龙口度过的第五个春节了。
高铁的法语名字是Gauthier,通常被译为戈捷、戈蒂埃或者高蒂尔。来到中国之后,他经常到各地去旅行,北京、上海、西安、青岛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中国的高速铁路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所以他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高铁,这名字正好和Gauthier的读音相近。
2015年的时候,高铁来到龙口市的一家企业工作,很快他就爱上了这座海滨小城,并且在这里结识了龙口姑娘郑晓琳并坠入爱河。2019年5月,两人在龙口举办了婚礼。恰好高铁在中国的工作结束了,小两口便回到比利时定居,还生下了一儿一女。
郑晓琳是个很恋家的人,总是牵挂着家乡和父母。贴心的高铁就尽可能陪着爱人、孩子回中国过中秋节和春节。
“2024年中秋节回来的时候,潍烟高铁还没有通车呢。这次回来,飞机在济南落地之后,坐高铁一个半小时就直达龙口了,真是太方便了。”高铁感慨地说,他怎么也没想到高铁能直接修到家门口。
在回龙口的高铁上,4岁半的女儿郑安夏兴奋地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对爸爸说:“高铁爱坐高铁,可是每个人都在爸爸的身上坐着,爸爸会非常累。”她这天真无邪的话把大家都逗得哈哈大笑。
高铁特别热爱中国文化。这次回来,小两口还特意带着孩子去赏灯。那清秀细长的蛇形灯、气势恢宏的龙形灯,还有让人惊叹不已的“龙门”……两个孩子看得如痴如醉。从南山旅游景区到丁氏故宅,再到品尝各种龙口特色美食,高铁因为跨国爱情对龙口有了更深的理解。“龙口的拉面馆,我们俩基本上都吃遍了,还有排骨包子呢。”郑晓琳笑着说,“高铁爱吃西红柿鸡蛋面、牛肉面,特别喜欢拿饽饽蘸鱼汤吃!”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座桥梁,吸引更多的人来中国、来山东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中国文化和巨大的变化。”高铁充满期待地说。
比利时洋女婿高铁在龙口的春节经历,从他的家庭生活、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轨迹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体现出他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也反映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