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5上除了NVIDIA、intel、AMD之外其他厂商展示的产品,重点提及HDMI2.2规格提升,回顾USB接口命名混乱的历史,讲述在欧盟推动下苹果换接口的情况,阐述Type - C接口的优越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Type - C统一电子设备供电和数据传输的未来。
在不久前举办的CES 2025上,除了像NVIDIA、intel、AMD这些大家熟知的厂商外,还有许多其他厂商也展示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
就拿HDMI2.2规格来说吧,它的带宽提升到了96 Gbps,要知道HDMI 2.1的带宽才48Gbps呢,而且这个数据超过了DP 2.1的80 Gbps。这就使得它能够支持4K 480Hz、8K 240Hz、10K 120Hz等高分辨率的视频传输。
要是说HDMI规格经过学习还能勉强理解的话,那USB这边的命名在过去可真算得上是“重灾区”了。尤其是在USB 3.0的时代,各种抽象的命名,像USB 3.1 Gen1、USB 3.2 Gen2x2这样的名字,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而且USB在发展过程中,接口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像USB - A、micro USB、Type - C等同时存在,再加上复杂的传输命名规则,这简直能把人给搞晕了。
不过好在接口方面现在逐渐开始走向统一了。就拿苹果来说吧,在欧盟的“劝说”(实际上差不多算是禁售条约了)下,苹果迫不得已在iPhone 15系列上把原来的lightning接口换成了Type - C接口。这一换可不得了,苹果每年少赚大约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6亿元)呢。
那欧盟为什么要强制要求统一接口呢?我们先来看看Type - C接口的优越性就明白了。完整的Type - C接口是由24根引脚组合而成的,它非常厉害,可以在一根线上同时搞定数据传输、供电以及视频信号传输,而且这些功能还能并发运行。还有一个很方便的地方,它是中心对称的,正反插都没有问题。
在当初从A to micro USB向Type - C过渡的时期,为了兼容市面上大部分的USB - A设备,就逐渐演变成了A to C的形式。
所以尽管后来USB - IF已经把公版的PD快充协议提升到了240W,但是各个厂商却仅仅兼容低档位的PD充电,而且也没有支持C to C的数据线。在这方面,苹果倒是规规矩矩地按照规范要求支持PD充电,不过充电速度嘛,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苹果只附赠了USB 2.0的数据线,而且还不支持DP。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用的是iPhone16,想要有线投屏的话,就得自己去买一根支持DP的数据线,可这样又用不上这根线带来的高速数据传输功能了。
这也算是USB - IF自食其果了。
总的来说,Type - C接口将会逐渐统一各个电子设备的供电和数据传输。你看,现在就连9.9包邮的小风扇都是C口的了。不过呢,要想真正实现“一线通”,需要输出设备、输入设备、还有线材协议和定义都达到统一的标准。就目前各个厂商能省则省的态度来看,要实现这一天还早得很呢。
数据来源:USB - IF、Apple、github、CES 2025,图源网络。
本文总结了CES 2025上与接口相关的产品情况,包括HDMI2.2规格提升,USB接口的历史问题与Type - C接口的发展现状,如苹果换接口带来的影响、Type - C的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Type - C统一电子设备接口相关功能的未来发展,但指出目前距离真正的“一线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