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AI大模型时代下手机厂商的竞争态势,重点介绍了星纪魅族的发展战略。从公司经营目标的明确,到对“国补”政策的看法,再到AI手机的发展策略、AIOS生态的布局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计划,全方位展现了星纪魅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应对之策。
在当今时代,AI大模型的到来,为手机厂商们开启了新一轮的竞争窗口期。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期,手机市场的格局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星纪魅族首席运营官廖清红在近日的沟通会上坦言:“我们一直在叩问自己,星纪魅族还能成功吗?”如今,手机和汽车行业巨头林立,智能眼镜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这个问题无疑是对企业的灵魂拷问。
然而,AI近年来的快速迭代成长,成为了搅动行业未来格局和商业模式变换的关键因素。廖清红表示,在过去一年的探索实践中,公司的经营目标愈发清晰,将着重从产品创新、全球化、打造生态这三个方面来践行发展。
今年手机市场有一个重要变量,即“国补”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业内也有所警惕,担心这可能会提前预支一定的消费需求,导致后续市场动力不足。廖清红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国补”政策要求渠道企业满足一定的经营规模和注册时间,这对中小品牌造成了压力,不过星纪魅族此前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渠道资源。
他认为这是一个“波峰波谷”的问题。目前国家出台补贴政策,是因为意识到企业或行业在实际经营中面临挑战,“国补”政策是帮助行业平稳度过困难时期。虽然这可能会使部分消费力提前释放,但更有利于企业参与下一步的市场竞争,甚至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所以要把补贴政策当作提升自身实力的机会,否则就只是一个短暂的机遇窗口。”
竞速AI手机
在AI大模型快速发展的背后,不同手机厂商选择的模型发展策略各不相同,这也在重构手机厂商未来的商业模式。廖清红分析道,随着竞争的持续迭代,未来大模型公司的数量将有限,且各有优势侧重。
对于手机公司而言,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要与大模型公司达成良好合作,根据其差异化特点,在终端用户提出需求时,调用合适的模型来解决问题;二是针对综合性需求,结合不同模型的特点形成整体解决方案;三是提出符合用户个人偏好的方案;四是打造不同类型的终端硬件产品供消费者使用。
他进一步指出,“DeepSeek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核心因素是高质量数据输入,这大幅提升了模型训练效率。”因此,能否提高对不同模型之间协同的调度效率,最终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将是手机公司拉开差距的关键要点。
廖清红还表示,如果说目前大模型提供的方案还是比较固定的,未来将会更加个性化,要能够理解用户的“言外之意”。此外,星纪魅族还在围绕机器人产品进行预研,这对未来构建拟人化的机器人将是重要的技术基础。
对于手机公司来说,AI引发的新一轮技术变革也将逐渐促使商业模式发生转换。廖清红分析,这将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除了硬件之外,营收模式可能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拥抱不同大模型,创造用户价值点,今后会逐渐成为价值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AIOS生态竞速
除了硬件方面的迭代竞争,AI时代也将对软件生态体系进行重构。廖清红分析,华为、小米等厂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期以来构建的生态基础。“他们积累了大量技术和用户体验方面的经验,在推出新品时,起点就会很高。”因此,星纪魅族也在推进AR眼镜产品的迭代,同时积累AIOS能力。
他指出“产品定义胜局,生态决定终局”。从硬件生态布局来看,智能手机仍然是AI Device的最大终端,目前其地位难以替代。如果要选择第二个AI Device,需要具备听得到、看得到、能发布指令这三大属性。手机市场已经达到万亿级别,智能眼镜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千亿级别赛道的品类。
目前,智能眼镜主要有观影、视觉、拍摄三个发展方向,哪条路线能先取得体验上的突破,将成为决定眼镜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
廖清红举例分析,“我们认为在未来三年内,星纪魅族智能眼镜产品每年都能实现100%的收入增速,但对公司的收入体量不可能超过手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是对传统汽车市场的存量替换,而智能眼镜属于全新品类,需要消费者去适应和适配。
不过,智能眼镜有望成为打开海外市场的钥匙。廖清红表示,只有走向全球市场,企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加体量才能覆盖成本并实现更好的发展。公司今年的目标是海外市场销售占比达到50%。
他进一步透露,星纪魅族将以中东和东南亚作为出海的第一梯队区域,第二梯队是独联体和拉美,第三梯队在欧美,优先发力欧洲。“在欧洲,我们最开始可能不会主推手机产品,而是考虑其他形态的生态类产品进入市场。”
AI大模型时代下星纪魅族的发展情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星纪魅族明确了经营目标,积极应对“国补”政策带来的影响。在AI手机和AIOS生态方面,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同时将智能眼镜作为新的增长点,并制定了详细的海外市场拓展计划。整体展现了星纪魅族在AI浪潮下积极进取、多维度发展的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