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客厅”发力,闵行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谱新篇 上海闵行“平安客厅”:解锁矛盾纠纷化解新密码

本文聚焦上海市闵行区依托“平安客厅”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创新举措。详细介绍了“平安客厅”在解决居民矛盾纠纷中的实际作用,以及闵行区在创新机制、统筹资源、线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展示了其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的积极成效。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关键。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发生了一起因房产引发的家庭纠纷事件,这起事件成为了展示闵行区综治创新成果的一个生动案例。

居民李先生与妹妹因母亲遗留的房产问题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双方情绪激动,甚至闹到了报警的地步。居委会得知情况后,迅速将此事上报给了梅陇镇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反应迅速,立即启动了调解程序。辖区民警、镇平安办、司法所、房管所、社区律师等相关人员迅速集结,联合行动。在调解过程中,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平安客厅”。在这里,大家仿佛被一种和谐的氛围所感染,能够静下心来进行换位思考。李先生和妹妹在各方人员的耐心调解下,心中的“疙瘩”逐渐解开,亲情也得以修复。

“平安客厅”可不是一般的场所,它是闵行区近年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项创新项目。该项目依托“多格合一”“一网统管”的先进理念,汇聚了人民调解员、民警、社区党员志愿者、律师和社工等多方力量。以“居民议事、平安培训、司法援助、矛盾化解、解纷宣传”为运行机制,并且以网格化“平安客厅”多元解纷工作室为有力支撑,实现了矛盾纠纷从前端到终端的“一站式”处理。也就是说,不管是矛盾的发现、调解,还是后续的跟进,都能在这个体系内高效完成。

去年以来,闵行区积极探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并将“平安客厅”纳入其中。在已有的综治力量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城运、城管、房管等多部门的资源。这样一来,基层治理力量得到了统筹调配,解决矛盾纠纷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就像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各个部门紧密配合,共同为解决矛盾纠纷而努力。

在创新机制方面,闵行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原有的“区—镇—村(居)委”三级调解网络拓展到了“区—镇—片区网格—村(居)委”四级调解网络。这种拓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包括矛盾纠纷的主动排查、集中受理、联合调处、跟踪回访等环节。同时,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整合调配基层资源的优势,实现了化解方式的重大转变。从过去的“一部门、一通道”转变为“一张网、一站式”,不再是被动地“坐等上门”,而是主动“出诊”。群众只需要走进“一扇门”,就能解决自己的烦心事,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

在统筹资源方面,闵行区整合了平安员、平安商户、平安志愿者三支群防群治力量,建立了“平安联盟”。这个联盟将力量延伸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深层的“毛细血管”,也就是街面、社区、商圈、厂区、园区等各个角落。将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的关口前移,形成了联动联防、协同治理、矛盾联调的平安共创格局。就像一张紧密的大网,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矛盾都牢牢地捕捉和化解。

此外,闵行区还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推进综治中心的线上信息化建设。研发应用了“平安联盟App”,将平安员、平安商户、平安志愿者,以及社区物业、社区党员、楼组长、沿街商户、企业单位负责人等群体纳入综治中心线上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打通了群众意见诉求的线上通道,能够及时发现并清除各类风险隐患。让综治工作者对整个辖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更好地开展工作。

闵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鹏宇表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丰富了多元调解体系“大联动”的内涵和外延。推动了更多的力量向矛盾纠纷的引导端和疏导端集结,从而打造了一个包括源头防控、排查梳理、调处化解、应急处置在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闭环。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城市安全,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闵行样本”。

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海市闵行区依托“平安客厅”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情况。通过创新项目“平安客厅”、拓展调解网络、整合资源、推进线上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举措,闵行区在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社会稳定和城市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其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2160.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