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美国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这一事件,深入分析了该行政令对东南亚国家以及在当地设厂的中国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国企业在这一背景下的出海新方向。
“早上起来,群里都在热烈讨论美国征收对等关税这件事儿。这两年选择去柬埔寨、越南建厂的人,那可是肠子都悔青了。”储能行业资深人士老K在和钛媒体出海参考交流时,满是感慨地说道。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特朗普正式签署了涉及全球各国的“对等关税”行政令。这一重磅消息瞬间引爆了中国出海人和跨境人的神经,让原本略显沉寂的社交媒体一下子热闹起来。
在各个微信群里,大家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担忧和无奈。有人说“白去越南了,关税比国内还高”;有人表示“在柬埔寨投资朋友的厂还在建设中,现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还有人哀叹“美国对中国征收54%的关税,这可怎么搞”;甚至有企业主无奈地说“我们工厂已经去了好几年了,哎,偏偏碰到这档子事儿”。
美国此次推动的全球关税风暴,无疑会给在东南亚设厂的中国企业带来沉重打击。不过从长远来看,这或许也将重塑企业出海的目的和方向。
东南亚成为最大受害者
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他就一直强调美国加征关税的必要性,还多次暗示要对全球各国征收“对等关税”。
美国时间4月2日,特朗普签署了所谓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从4月5日起,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从4月9日起,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
从美国政府公布的关税清单中可以看出,柬埔寨、老挝、越南和缅甸是本轮被征收关税最高的四个国家,征收比例均超过了40%。从整个东南亚地区来看,除了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以外,其余国家被征收的关税均超过了20%。
(图片来自网络)
荷兰国际银行分析师Padhraic Garvey和Francesco Pesole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受此次关税公告打击最严重的地区无疑便是亚洲新兴市场。”
当我们向山海图科技创始人张平询问本轮关税对东南亚短期、中长期的影响时,深耕东南亚六年的他表示:“目前还不太能看出来,但对越南的影响肯定挺大。”
据美国贸易代表处统计,2024年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366亿美元,占到越南GDP的29.23%。此次美国宣布对越南加征46%的关税,这无疑会对越南对美出口以及其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跳板失灵,出海该怎么走?
这轮所谓的对等关税,不仅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对在当地投资建厂的中国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热度持续高涨。《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对东盟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存量累计达到了568.6亿美元,在东盟设立的直接投资企业超7400家(包含非制造业)。
在这近万家企业中,有不少企业是期待在东南亚建厂生产,然后将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市场。
2024年,某上市公司供应链负责人向钛媒体出海参考透露,为了降低美国对中国商品高关税的影响,他们已经把供应链逐步转向了零部件关税较低的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然而,在这轮全球性的对等关税下,这些试图通过在东南亚建厂再“跳”到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将遭受阵痛。这些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出海的方向和目的。
钛媒体出海参考筛选了汽车、新能源、电子制造、家电、家居五大主流行业,统计出各自行业近些年在东南亚投资额度最高的前十家企业,这些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近350亿美元,他们未来的动作或许将引领出海的新趋势。
借鉴此前被美国反倾销调查影响的光伏企业的做法,或许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第一财经曾报道,在被调查的东南亚四国市场“失灵”后,其他的东南亚国家、美国、中东,成为了光伏企业新的“参考答案”。
无论在中东、东南亚还是拉美市场,在对等关税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或许将真正开启多市场和全球化布局。同时,更快地融入东南亚市场、挖掘当地市场潜力,或许能成为这些企业解决燃眉之急的有效办法。
本文围绕美国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这一核心事件,阐述了该行政令使东南亚成为最大受害者,对其出口贸易和经济造成冲击,同时也重创了在当地设厂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面临出海跳板失灵的困境,需重新思考出海方向。未来,中国制造业或开启多市场和全球化布局,融入并挖掘当地市场或成解决当前困境的途径。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