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清明时节,详细报道了中国驻外使领馆、援外医疗队等在多个国家举行的祭扫活动,包括在朝鲜、越南、赞比亚、突尼斯、乍得等地,对长眠海外的志愿军英烈、援外牺牲的专家技术人员和医疗队员等进行祭奠缅怀,同时展现了这些活动所承载的深厚意义和精神传承。
在清明这一充满追思与缅怀的时节,中国驻外使领馆以及援外医疗队等纷纷举行了庄重肃穆的祭扫活动。这些活动旨在祭奠和缅怀那些长眠于海外的英烈,以及在援外工作中无私奉献出宝贵生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3月30日,中国驻朝鲜大使馆、驻清津总领馆的全体馆员,还有在朝中资机构、媒体以及旅朝华侨代表等近60人,一同前往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的长津邑、新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进行祭扫。他们怀着崇敬与沉痛之情,深切祭奠、缅怀在长津湖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
中国驻朝鲜大使王亚军谈到,此次祭扫活动宛如一场接受志愿军伟大精神洗礼的“朝圣之行”。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重温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他坚信,在中朝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朝传统友谊必定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取得更为辉煌的发展,为维护地区和平、造福两国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清明节前夕,中国驻越南大使何炜率领使馆馆员、在越中资企业、文化新闻机构和留学生代表前往河内嘉林中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越中友协副主席阮荣光等也一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那座用中越文书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何炜庄重地宣读祭文。他深情缅怀在援越抗法、抗美斗争中英勇牺牲的中国英烈,对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的伟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及铸就的中越友谊不朽丰碑致以崇高的敬意。何炜表示,中越关系已经步入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双方将不忘初心,牢记共同使命,以高水平的政治互信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告慰先辈,造福两国人民。
4月3日,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在位于卢萨卡省琼圭地区的坦赞铁路纪念园举行了“清明祭英烈”活动。活动中,深切缅怀了在坦赞铁路建设等中赞友好事业中不幸殉职的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晟带领使馆全体工作人员、中国援赞医疗队和军医组、孔子学院以及在赞中资企业代表等,向书写着“中国援赞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鞠躬默哀,并敬献鲜花。
王晟在讲话中提到,今年是坦赞铁路建成通车50周年。当年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建设者同甘共苦、并肩战斗,用汗水和鲜血筑起了中非世代友好的不朽丰碑。去年9月,中坦赞三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署了《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传统友谊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样在4月3日,第29批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前往坚杜拜省和西迪布济德省公墓,为在突尼斯因故去世的医疗队员曹现清和刘金芸扫墓。队员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缅怀为援外医疗事业付出生命的老队员。
援突医疗队员们当天还重温了援外医疗队誓词,他们坚定地表示,将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4月4日,中国驻乍得大使馆参赞淡远鹏带领使馆工作人员与第20批援乍得中国医疗队全体队员及中乍友谊医院代表,来到恩贾梅纳公墓,为援外工作期间牺牲的中国医疗队员李洪凌医生扫墓。第20批援乍得医疗队队长梁海洋表示,他们将大力传承先辈精神,努力续写中乍两国的深厚友情。
在巴基斯坦北部吉尔吉特市中国烈士陵园,4月4日,巴方官员、巴基斯坦华文教育协会等机构代表及各界民众出席了纪念活动。他们深情缅怀在喀喇昆仑公路建设中英勇献身的中国烈士。
本文通过详细记录清明时节中国驻外使领馆和援外医疗队在多个国家的祭扫活动,展现了对海外英烈和援外牺牲人员的深切缅怀。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先辈奉献精神的铭记,也体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深厚友谊,激励着后人传承先辈精神,为地区和平与友好合作继续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