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法院“田间法庭”:为春耕生产撑起司法保护伞,春耕有难不用愁,乐山“田间法庭”解烦忧

本文围绕四川乐山法院设立“田间法庭”展开,记者深入一线调查采访,展现了“田间法庭”在护航春耕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具体案例讲述其在化解土地纠纷、助力特色产业、开展普法宣传等方面的积极成效。

调查动机

当温暖的春风轻柔地拂过广袤的川蜀大地,整个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农民们正抢抓农时,为新一年的耕种忙碌着。在这生机勃勃的春耕生产背后,人们不禁会思考:司法,究竟能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近年来,四川乐山法院积极响应司法服务基层的号召,大力推动司法力量下沉。他们充分利用人民法庭扎根基层前线的独特优势,深入基层设立了多达35个“田间法庭”。这些“田间法庭”功能多样,集问需、普法和诉前调解等功能于一体,就像一个个坚实的司法堡垒,用贴心的司法服务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真正实现了司法服务就在田边,地内纠纷能就地化解。

为了亲身体验和见证“田间法庭”在春耕生产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记者专程深入到基层一线,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采访。

“菌类设施未拆除,春耕备耕被耽误……”近日,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马踏镇某村集体负责人黄某心急如焚地抱着诉讼材料,匆匆走进井研县马踏法庭。此时,正值春耕备耕的黄金时期,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然而,合作社新旧法定代表人却处于失联状态,流转协议是否解除、土地如何复耕等一系列问题就像一团迷雾,悬而未决,导致春耕进程陷入了困境。

原来,早在2021年8月,井研县某合作社与该村集体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承租了61亩基本农田,打算发展“稻菌轮作”产业。起初,大家都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期待。然而,项目运行后,受到经营规划不合理与市场波动的双重影响,合作社自2023年9月起开始拖欠租金,土地复耕工作也因此陷入了停滞状态。

复耕复种的时间紧迫,一刻也不能耽误。3月5日,马踏法庭迅速反应,果断启动“春耕护航特别行动”。依托“四川移动微法院”平台,开展了跨地域的“云端调解”。法官们凭借着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调解经验,仅用了两个小时,就成功促成双方解除合同、支付欠款。与此同时,乡镇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进新经营主体续租土地。调解书签署后的第三天,村民们就满怀希望地将绿肥撒入了田间,春耕生产得以顺利推进。

“如果不是及时调解结案,按公告程序办理本案,走完诉讼程序至少要错过一季的收成。”黄某感慨地说道,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只是乐山法院构建“府院联动 多元解纷”机制的一个生动缩影。乐山法院推动基层法庭与乡镇政府、村委会组建联合工作组,共同破解撂荒难题。截至目前,乐山法院已审结涉众性土地流转纠纷29件,收回租金、劳务费等650多万元,成功引进投资人续租土地,推动3000多亩撂荒地实现了复耕复种,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云端调解化解土地纠纷,到全程护航特色产业,再到田间地头开展“带泥普法”……《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来到四川乐山,亲眼目睹了乐山法院深入基层设立的35个“田间法庭”发挥的巨大作用。为了护航春耕生产,干警们不辞辛劳,脚步不停,穿梭于阡陌之间,用心用情妥善化解各类涉农纠纷。

在一起涉柔毛淫羊藿代理种植纠纷案件中,代理种植方因为市场价格下跌,如果继续履行合同供货,将面临严重的亏损,所以选择了违约。而农户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土地、人力等成本,满心期待着能按合同履行,实现增收。双方各执一词,矛盾十分尖锐。

沙湾区人民法院太平法庭的“娘子军”得知情况后,迅速抵达现场。她们快速开展现场诊断,分别与双方进行深入交流。从合同签订的细节到市场行情的变化,她们抽丝剥茧,仔细梳理矛盾焦点,精准厘清各方责任。在损失核算环节,她们结合市场行情和实际受损情况,专门咨询辖区行业专家,综合考虑人力、物力投入,算出了合理的损失金额。同时,她们充分发挥多元调解机制的优势,联合综治中心、当地村委会、特邀调解员等多方力量,对纠纷双方进行耐心劝解和沟通协调。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一场激烈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在沫若故里铜河河畔,“娘子军”团队长期扎根中药材基地,为产业发展精准“把脉”。她们精心编制了《中药材种植法律风险防范手册》,将晦涩难懂的法条转化为“合同签订六注意”“土地流转五要素”等实用指南,让农民们一看就懂。她们还在佛手花田间开设“法治微课堂”,用亲切的方言讲解合同履行、农资采购等法律知识,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了农民们的心里。

为了筑牢特色产业发展的根基,太平法庭同司法所联合培育“法律明白人”10名,构建起“法庭 + 部门 + 乡贤”的立体防护网。在这张严密的防护网下,涉农纠纷连续两年同比下降,产业纠纷化解周期也大幅缩短至9天,为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老乡,今年蔬菜种了多少亩?种子和肥料价格怎么样?有没有买到掺假农药?”在夹江县甘江镇的蔬菜大棚里,夹江法院甘江法庭庭长杜孟华亲切地与农户们交谈着,详细询问蔬菜价格、种植规模及农资购买情况,并结合实际案例,现场为农户们解答法律问题。“购买农药、肥料时要留存进货凭证”“发现假种子可拨打12315维权”……一句句通俗易懂的“法律土话”,让村民们听得频频点头,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夹江县甘江镇金银河村作为全县首个集体经济“百万强村”,近年来不断深化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200万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涉农合同、农资质量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为此,夹江县人民法院将普法课堂从庭室搬到了乡间地头。在田埂上,法院干警与农户们围坐在一起,“摆龙门阵”般地针对当前农资消费特点,重点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条款。村民徐大姐听后恍然大悟,说道:“原来保留票据就能维权啊,以后我买肥料可得长个心眼。”

记者了解到,乐山法院在全市各产业基地设立巡回审判点,开辟涉农案件绿色通道。他们积极走访重点企业,认真排查用工管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已经成功解决涉法风险问题25个。针对产品买卖、劳务纠纷等案件,采取“就地调解 + 和解履行”模式,审结案件100多件,高效快捷地化解了矛盾纠纷,为企业和农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乐山法院深刻认识到春耕生产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涉农案件诉前调解力度,始终坚持“调解优先、以调促和”原则,依托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平台,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为春耕生产按下了“加速键”,让农民们能够安心投入到新一年的耕种中,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本文通过多个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四川乐山法院设立“田间法庭”为春耕生产提供司法服务的情况。“田间法庭”在化解土地流转纠纷、护航特色产业、开展普法宣传等方面成效显著,构建了“府院联动 多元解纷”机制,为春耕按下“加速键”,有力保障了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099.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