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中国电池供应商欣旺达的投资战略调整,详细介绍了其在泰国投资10亿美元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海外扩张举措,同时阐述了其在国内成都和珠海两项投资项目终止的情况,分析了背后的市场环境因素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近期,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电池供应商欣旺达的投资战略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
3月13日,泰国国家目标产业竞争力提升委员会对外宣布,已批准欣旺达在泰国投资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3亿元)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这一重大决策,标志着欣旺达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布局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欣旺达计划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打造电池生产基地,首座工厂选址于春武里府。该基地功能十分完备,不仅涵盖了电池的生产制造环节,还涉及到研究和产品开发等高端业务。预计该项目将为泰国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对泰国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春武里府及其毗邻的罗勇府是泰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有着“东方的底特律”之称,这里汇聚了众多国际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为欣旺达的项目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深圳,并于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经过多年的不懈发展,公司已经在国内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多个省份建立了生产基地。同时,为了加速全球化布局,公司在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等海外市场也设有多个生产中心。根据韩国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2024年欣旺达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8.8GWh,同比增长74.1%,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1%,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排名全球第十、中国第六,这充分凸显了欣旺达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强大竞争力。
然而,与海外市场的大规模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欣旺达在国内市场却呈现出收缩的趋势。自2024年10月以来,欣旺达陆续终止了两项国内投资项目。
2024年10月29日晚间,欣旺达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一项关于全资子公司终止对外投资的议案。经过对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详细评估,公司决定终止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欣智旺电子有限公司在成都和珠海的两个拟投资事项。
具体来看,早在2021年3月,欣旺达方面曾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深圳欣智旺计划与成都东部新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在成都建设智能硬件研发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50亿元,其中第一期投入10亿元。然而,截至2024年10月,双方尚未签订正式协议,且该项目未投入资金,最终被叫停。
另一项投资则源于2022年5月,欣旺达公告称,深圳欣智旺拟与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及珠海金航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金湾区建设生产基地,计划投资总额约10亿元,分两期实施。然而,截至公告日,深圳欣智旺已与金湾区人民政府及金航公司解除合同,项目也因前期投入较少且后续未有资金跟进而被终止。
对于终止上述国内投资项目的原因,欣旺达方面表示,尽管公司已积极推进相关业务,并与合作方保持沟通,但受市场环境及客户需求变化影响,这些项目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合理控制投资风险、优化资金配置,确保公司战略聚焦核心业务,并切实保障公司及投资者利益,公司经过慎重评估后决定终止相关投资。同时,欣旺达方面进一步强调,这两个项目尚处于前期筹备阶段,未进入正式建设和运营,因此终止投资不会对公司整体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欣旺达在成都和珠海的投资项目曾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制造业集聚的重要引擎。在成都,欣旺达的投资不仅仅是一个独立项目,更被视为构建完整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成都东部新区管理委员会曾公开表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之一,欣旺达在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公司在简州新城建设的智能硬件研发生产基地,涵盖TWS(真无线蓝牙)耳机、电动助力车、扫地机、智能穿戴等产品。该项目原计划吸引一批上游企业,包括传感器、PCB(印制电路板)、金属件及操作系统供应商进驻成都东部新区,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与此同时,欣旺达在珠海金湾的投资也被赋予重要意义。该项目不仅是珠海市金湾区“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的重点项目,还被视为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加速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金湾区政府曾明确表示,该改革试点旨在加快产业投资项目落地,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实施效率。欣旺达电池生产基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为重点推进项目之一。政府联合试点,全方位优化审批程序,确保项目尽早动工投产。据欣智旺电子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一期投产后可提供近2000个就业岗位,不仅缓解当地就业压力,也进一步推动金湾区经济增长。此外,项目还肩负着盘活闲置土地、推进“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的任务。按照协议,金欣智能制造产业园采取“政府推动、国企主导、连片改造”的模式开发,这是珠海市内首次采用这一模式。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紧密协作。前期,红旗镇政府主导政企协商,高效回收闲置土地,增加工业用地储备。中期,金湾区精准招商,促成欣智旺电子的落地签约。后期,金航集团作为国资代表,负责竞购土地及园区建设,包括一期厂房改造升级和二期新厂房建设,最终将园区交付企业使用。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减少了企业前期投入成本,也加快了企业落地进程,推动区域产业集聚效应。
然而,随着欣旺达宣布终止这两个国内重点项目,成都和珠海原本依托该项目构建的产业集聚计划也面临搁浅风险。
与此同时,锂电产业链的市场环境正在经历剧烈变化。近期,碳酸锂市场供过于求,库存不断累积,价格持续下行。3月20日,碳酸锂2505主力合约跌破75000元/吨的关键支撑位,收盘下跌2.58%,刷新上市以来新低。3月21日,期货价格继续下跌,最低触及71420元/吨。尽管3月24日市场出现小幅反弹,4月3日午盘收盘价依然维持在73220元/吨的低位震荡区间。国投期货研报指出,由于碳酸锂价格持续低迷,部分成本较高的锂盐厂已出现减产迹象,但整体减产幅度有限,国内碳酸锂产量仍处于高位,而下游需求增速放缓,行业供需失衡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对于欣旺达调整国内投资的决定,眺远营销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向记者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新能源市场遭遇重大挑战,而更多是基于市场环境变化和客户需求的战略调整。欣旺达终止部分国内项目,主要是由于缺乏实质性进展,而将资源集中到更具潜力的海外市场,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在全球布局与国内市场之间,欣旺达需要灵活调整策略,既要稳固国内市场份额,也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全球化布局分散风险,并借助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针对欣旺达战略调整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记者已联系欣旺达方面,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进一步回复。
本文围绕欣旺达的投资战略调整展开,详细介绍了其在泰国的大额投资以及国内两个重点项目的终止情况。分析了背后的市场环境因素,如锂电产业链供需失衡等。欣旺达的这一战略调整是基于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但也给成都和珠海的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未来其战略效果仍有待观察。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