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为资深F1车迷,在今年F1上海站赛后产生严重戒断反应的经历。回忆了自己与F1及法拉利车队的缘分,提到现场观赛的感受、法拉利车队在上海站的遭遇,还介绍了F1这项运动虽小众但上升势头迅猛,未来赛事有望进一步扩充的情况。
本以为在经历了去年如梦似幻般的上海站之后,今年再度亲临F1现场的我,内心不会泛起太多波澜。可谁能想到,赛后一周过去,那股emo情绪,亦或是失落感,依旧如影随形,仿佛经历了一场大型的戒断反应。
在现场,和几万名观众一同合唱国歌,那是一种无比珍贵的体验。那种激昂的氛围,让每一个人都沉浸其中,仿佛与国家、与这项赛事紧紧相连。
所谓戒断反应,是指当人们突然停止或减少某种习惯的物质或行为时,身体和心理所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反应。而我,作为一名观看F1超过20年、多次到现场观赛的老车迷,本以为自己不会对今年的F1上海站有如此强烈的戒断反应。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种失落感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对于这次的戒断反应,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这场盛大狂欢结束后的那种落差感,另一方面,或许也源于我对法拉利车队那份深沉的爱。
回想起全盛时期的法拉利胜利“三叉戟”,从左到右依次是罗斯·布朗、迈克尔·舒马赫、让·托德,他们的辉煌战绩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我与F1的缘分,始于2002年的那个暑假。当时,百无聊赖的我坐在沙发上换台,电视里一辆飞驰而过的红色赛车和那直击灵魂的引擎声,瞬间吸引了我。
2006年F1上海站著名的“车王跳”,那是舒马赫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分站赛冠军,那激动人心的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
在借助各类杂志和古早中文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补习后,我彻底被由让·托德、罗斯·布朗和迈克尔·舒马赫这三个男人组成的法拉利胜利“三叉戟”深深吸引。从此,我一头扎进了Tifosi(法拉利车迷的代称,中文又称铁佛寺)的大家庭,在之后的20多年里,伴随着法拉利车队一路起起伏伏。
如今,又有一个矮胖的法国男人成为了法拉利的领队,他就是弗雷德里克·瓦塞尔。他曾带勒克莱尔和周冠宇走进F1,还把汉密尔顿从他“忠诚的”梅奔车队挖来。不管他能否真的带领法拉利车队重回不败之巅,但至少让我们这些在希望中不断沉沦的铁佛寺们,看到了一丝曙光。
在上海站,汉密尔顿于周六冲刺赛夺得冠军,让我们看到了法拉利车队崛起的希望。然而,希望总是如此短暂。从冲刺赛夺冠,到正赛双车被取消成绩,仅仅过去了一天。记得周日赛后在回程的地铁上,当收到法拉利双车被取消成绩的公告时,身边此起彼伏的失落声音,至今仍回荡在我耳边。这也让我对今年的上海站,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法拉利车队周日正赛双车被取消成绩(还有Alpine车队的加斯利),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去年的上海站,意义非凡。既是时隔五年后F1重返中国,又恰逢F1上海站的20周年,更是历史上首次有中国籍正式车手——周冠宇主场出战。那热烈的气氛和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是我自2014年现场观赛以来从未感受过的热度,哪怕是2019年在上海举行的F1历史第1000站比赛,也比不上那次的盛况。
时隔一年,迎来75岁生日的F1再次回到上海围场,观赛的热度似乎有增无减。三天超22万人次的观赛人数,比去年还多了约2万人次。更多的观众带来的不仅是一票难求,还有排不完的队。无论是吃饭、买水还是上厕所,都比去年更加困难。周日散场时,光是排队进地铁站就花了我一个半小时。至于打车,走出交通管制区域就得超过三公里,更不用说要等多久的车了。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F1这项运动的强大生命力。
此前,曾有一名业内解说称F1为“最大众的小众运动”,我认为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F1这项运动的特点。
一方面,与足球、篮球等受众更广、基础更强,动辄几十亿人关注的真正大众运动相比,赛车运动显得极其小众,即使是作为赛车运动顶端明珠的F1也不例外。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F1的上升势头却十分迅猛。进入第75个年头的F1,在自由媒体集团的掌舵下,连续多年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在过去的2024年,F1收入达到34.11亿美元,同比增长9.1%,当赛季光是给10支车队的分红就达到了12.66亿美元。而给F1官方和10支车队带来如此丰厚利润的,正是遍布全球的F1车迷和赞助商。
2025赛季F1的官方赞助商阵容强大,除了倍耐力、喜力、DHL这些老面孔,今年还新增了LV这样的顶级奢侈品巨头。
据统计,去年F1全球车迷总数新增约9000万,达到了8.265亿之多。在2025年的揭幕战澳大利亚大奖赛,46.55万人的三天现场观赛人次,更是创下了墨尔本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历史纪录。众多新增车迷带来了空前的社交媒体热度,也吸引了更多的顶级赞助商,让F1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025年的F1全年已经安排了24站比赛,赛历从3月初一直延续到12月初。而且F1官方还有意在未来进一步扩充到全年25场比赛,并引入更多国家和地区承办分站赛。目前已有南非、卢旺达、泰国等多个国家传出有意承办F1分站赛,甚至有传闻称中国的广州和成都也被纳入到了F1官方的考察范围。
不论如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F1将会更加热闹、更加繁荣。而随着又一个充斥着引擎轰鸣声的F1周末的结束,我的戒断反应也终于要离我而去了。
本文围绕作者在F1上海站赛后的戒断反应展开,回顾了自己与F1及法拉利车队的深厚缘分,讲述了法拉利车队在上海站的跌宕起伏,同时介绍了F1这项运动虽小众但发展势头强劲,未来赛事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表达了作者对F1运动的热爱以及对其未来繁荣的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