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普陀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网络检察综合履职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包括网络犯罪案件审查起诉情况,以及检察院在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整治自媒体乱象、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
4月2日,普陀区检察院召开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次发布会上,检察院详细通报了该院网络检察综合履职工作的整体情况,并且还精心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让公众对网络检察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报内容显示,从2021年到2024年这几年间,普陀区检察院在网络犯罪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经统计,共审查起诉网络犯罪案件多达1098件,涉及犯罪嫌疑人1806人。值得注意的是,犯罪主体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而且涉案罪名日趋多元化。其中,既有直接针对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行为,也有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的上下游关联犯罪,这无疑给网络检察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面对网络犯罪新形势带来的新要求,普陀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司法办案职能,致力于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检察院采取全链条惩治的方式,重点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犯罪。在打击跨境电信网络犯罪方面,检察院更是毫不手软。针对那些疑难、复杂、新型的电信网络犯罪案件,实行了专业化办理与专家辅助办案的工作机制。检察院提前介入到案件的侦查取证过程中,有效引导电子数据的现场提取、固定保管以及远程勘验等工作,精心织密犯罪指控的证据链,成功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
除了打击犯罪,普陀区检察院还注重净化网络生态。检察院统筹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多种检察监督手段,协同推进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检察院加大了司法保护力度。例如,在起诉3名非法截留、售卖实名制电话卡的被告人的同时,还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且开展行政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以提升行业的安全治理水平,切实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针对“自媒体”造谣传谣等乱象,普陀区检察院也进行了大力整治。检察院严惩“按键伤企”等行为,办理了知名财经博主网络敲诈勒索案。同时,聚焦自媒体行业开展普法宣传、释法说理等工作,推动自媒体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在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普陀区检察院聚焦该领域,构建了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领域的安全屏障。检察院联合区行政单位、互联网企业共同设立了全市首家政检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联络站”,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为了服务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普陀区检察院依法保护和规范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和数字市场。加强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办理了全国首例故意避开技术措施型侵犯著作权案。同时,联合发布《企业数字版权技术措施保护指引》,支持健全版权保护体系,促进技术应用与风险提示,强化知识产权全周期保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助力。
本文介绍了普陀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网络检察工作情况,包括2021 - 2024年审查起诉网络犯罪案件的情况,以及检察院在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整治自媒体乱象、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采取的措施,展现了检察院在网络检察综合履职方面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