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1 日,鄱阳一名 72 岁患者突发急性肺栓塞,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动直升机紧急救援,仅用 42 分钟将患者送至象湖院区,最终手术成功,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的事件,展现了直升机在医疗急救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医疗机构的应急救治能力。
在 3 月 31 日下午,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悄然拉开帷幕。鄱阳县有一位 72 岁的患者,在干农活的过程中,突然毫无征兆地感到胸痛。紧接着,急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快速型房颤等一系列危急症状如狂风暴雨般袭来,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
当地医院在第一时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初步判断,怀疑其为急性肺栓塞或者急性心肌梗死。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当地医院深知自身医疗条件有限,急需将患者转院进行更专业的治疗。于是,他们迅速向南大一附院发起了求助。
南大一附院在接到求助信息后,立刻启动了紧急救援机制。一方面,医院的专家团队通过远程通讯设备,指导当地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急救措施。同时,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全力稳定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救援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医院紧急调配了我省首架公立医院自有医疗救援直升机,开启了这场长途救援行动。
3 月 31 日 15 时 03 分,这架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直升机从南大一附院腾空而起,朝着距离 130 公里外的鄱阳县疾驰而去。经过 47 分钟的飞行,于 15 时 50 分顺利飞抵鄱阳。在医护人员的紧张忙碌下,16 时 21 分,搭载着患者的直升机再次起飞。最终,在 17 时 03 分,直升机稳稳地降落在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区的停机坪上。落地后,患者被迅速送入抢救室接受治疗。
截至 4 月 1 日 17 时记者发稿前,从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区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患者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医疗救援中,直升机充分发挥了其高效、快捷的优势。原本地面转运可能需要耗费数小时的时间,被大幅压缩至仅仅 42 分钟,为患者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救治时间。此次救援行动的圆满成功,意义非凡。它不仅生动地展现了直升机在医疗急救领域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更彰显了我省医疗机构之间协同联动、快速反应的强大应急救治能力。
本文围绕鄱阳 72 岁患者突发急性肺栓塞展开,详细叙述了南大一附院的救援过程,包括远程指导、调配直升机等。最终患者手术成功脱离危险,体现了直升机在急救中的高效以及医疗机构的应急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