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蒲公英工作室”的90后检察官宋晨琳,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办理猥亵儿童案以及推动相关制度完善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展现了她为未成年人保护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图片由AI生成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蒲公英工作室”的90后检察官宋晨琳,和同事们作为法治副校长,来到辖区学校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宋晨琳在排查过程中,特意对学校的监控设施进行了仔细察看。她要求学校务必确保监控设施能够正常运转,并且实时监控记录要保存1个月以上。同时,她还重点排查了学校空置教室、体育馆的钥匙管理与使用情况。
宋晨琳解释道:“像空置教室这类平时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场所,很容易成为性侵害案件的发生地;而监控设施的正常运转情况,对于调查取证来说十分关键。”
其实,这样的排查工作是宋晨琳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也和她之前办理的几起猥亵儿童案有着紧密的联系。
空置教室内,“黑手”伸向13岁女孩
如今正在中学读书的小颖(化名),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023年暑假她在某培训机构的那段遭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正在慢慢消散。
当时,13岁的小颖在这家培训机构上课,28岁的杜某是她的授课老师。谁也没想到,原本正常的师生关系,却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小颖平时比较爱玩手机。有一次课余时间,小颖想玩手机但自己没带,杜某看到后,便把自己的手机借给她玩。就这样一来二去,杜某和小颖的交流逐渐增多,杜某心里也萌生了一些“其他”想法。
不久之后,杜某找出一部旧手机,专门拿给小颖玩;平时还会买奶茶送给小颖。
2023年8月的一天下午,杜某把小颖带到该培训机构的一间空置教室,关上了门还拉上了窗帘,然后用手抚摸小颖的大腿内侧。小颖把杜某的手推开,但杜某并没有停止,他继续掀开小颖的上衣并抚摸内衣,还亲吻小颖的耳朵。杜某试图进一步抚摸小颖的隐私部位时,被小颖及时阻止了。
小颖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长。家长立刻报了警,杜某很快就被警方抓获。
案发后,江岸检察院第一时间联系了共青团武汉市江岸区委员会。团区委随即联系了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通过“沙盘游戏”和“画像”等形式,走进小颖的内心世界,尽力修复她的内心创伤。
同时,检察院了解到小颖的父母平时对孩子疏于陪伴,关心关注也不够。于是,江岸检察院制发了《家庭教育指导通知书》和《督促监护令》,并邀请武汉市江岸区妇联共同对小颖的家长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责令他们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关爱。
涉事“老师”无教师资格证
宋晨琳介绍说:“这起案件属于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证据很容易灭失。”案发后,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取证,及时固定了包括监控录像、培训机构内相关师生证人证言等证据。在审查起诉期间,杜某试图翻供,但检察机关出示了确凿的证据,杜某最终表示认罪服法。
江岸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杜某明知小颖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仍对其进行猥亵,已构成猥亵儿童罪。法院判处杜某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杜某没有上诉。
江岸检察院在调查中发现,杜某并没有教师资格证。根据《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并且不得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包括猥亵、性骚扰等行为。
针对这起案件,2024年10月,检察机关向杜某所在的培训机构制发了《检察建议书》,建议该机构对内部人员无教师资格开展培训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自查并整改,为新入职教师组织相关的岗前培训,落实教培机构的主体责任。
起初,涉事培训机构声称“对入职老师都做过教师资格证排查”,但却无法出示排查台账。后来该机构又表示,有的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是因为“尚在试用阶段”。对此,宋晨琳提出,不论是否在试用期,持有教师资格证是上岗的基本前提;此外,培训机构对排查情况必须做好台账记录。
宋晨琳说:“后来,该机构在自查后,清退了2名不合规工作人员;同时加大了对新入职人员的资格审查力度。”接下来,检察机关还会不定期进行“回头看”,再次展开抽查。
江岸区教育局对涉案机构进行督查时发现:在2023年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工作中,该机构没有按要求报送全体员工花名册,也没有将杜某作为从业人员报送;在人员入职时,机构没有核查杜某的教师资格证情况;在开展教职工准入查询全覆盖工作中,也没有把杜某纳入查询对象。
2024年11月1日,江岸区教育局对该机构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怎样“抓前端、治未病”
宋晨琳注意到,近年来,校园周边发生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同时存在相关部门对从业人员准入监管不到位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江岸检察院向区教育局发出了磋商函,督促其依法加大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日常监管力度。
江岸区教育局答复称,将加强巡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及查处。在“双随机、一公开”、年检等工作过程中,加大资格审查力度。要求培训机构在拟聘用从业人员入职前,开展性侵、虐待、吸毒等违法犯罪记录查询,确保所有接触未成年人的机构从业人员都能应查尽查。
2024年3月,宋晨琳还办理了一起发生在辖区校外培训机构的猥亵儿童案:2023年12月,教师韩某在培训学校内课间休息时,将手伸进一名10岁女学生的上衣内,触摸其身体。最终,韩某被法院以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如何做到“抓前端、治未病”呢?结合这两起案例,以及此前“蒲公英工作室”办理的涉未成年人性侵、猥亵案,2024年12月,江岸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开展了一次“强制报告制度”专题培训。
宋晨琳担任主讲人,全区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都参加了这次培训。培训围绕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预案、学生欺凌防控等工作展开,旨在全方位提升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发生在校外培训机构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持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22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教职员工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犯罪的,法院应当判决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2023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制度,把好从业人员的“入口关”。
宋晨琳长期关注涉校外培训机构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她注意到,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明确将线上线下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平台的全流程监管。该平台是全国统一的校外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能够为家长学生、培训机构、主管部门免费提供相关服务和技术支撑。平台构建了严格的从业人员准入及查询机制,与公安等部门实现数据对接,落实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要求,目的是守好校外培训的安全底线。
让宋晨琳感到“稍微放下心来”的是,在回访时她发现,小颖的父母现在和孩子的交流比以前更加深入、顺畅了,小颖也重新恢复了以往正常的学习生活。
本文围绕90后检察官宋晨琳的工作展开,详细讲述了她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办理猥亵儿童案以及推动相关制度完善等方面的努力。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未成年人在校园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以及检察机关、教育部门等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采取的措施。同时也体现了相关制度在不断完善,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