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引望携手车企破局,千里科技为吉利智驾添翼

华为引望公司的成立及其合作模式展开,分析了其对汽车行业合作协同的积极影响。同时介绍了千里科技的发展历程、技术实力以及与吉利的合作,探讨了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当前汽车行业正面临从“车+AI”到“AI+车”的转变。

华为引望携手车企破局,千里科技为吉利智驾添翼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份协议时,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此前华为引望公司的诞生。在2024年1月,华为可谓是下了大决心,斥资10亿元成立了100%控股的深圳引望。与此同时,赛力斯和长安更是出资百亿入股,以“业务+股权”这种深度融合的形式开启了全面合作。那么,为什么这两家车企会如此果断地投入真金白银呢?其最主要的考量在于,当下的合作模式中,车企、AI公司、Tier1厂商等多方角色的协同存在诸多问题。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明确表示,此前华为车BU发展艰难的核心因素在于,车企存在诸多顾虑。一方面,它们担心与华为合作会失去自身的灵魂;另一方面,又顾忌华为智选车业务带来的竞争,所以不愿大批采购华为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为了能够持续获得订单,华为不得不采取新的策略,与主机厂进行深度捆绑。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打消合作车企对于潜在竞争的担忧,让它们不再害怕“失去灵魂”。

在过去,车企与智驾方案商、Tier1厂商之间是一种天然的甲乙方关系。曾经就有智驾方案商无奈地坦言:“主机厂跟方案商的关系十分敏感,双方互相提防。即便达成合作,主机厂也只愿意开放非常有限的数据。”这种关系极大地限制了双方的合作深度和效果。

然而,引望成立之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方的边界感不再那么明显,因为大家都同属于一家合资公司。这样一来,研发和项目交付过程中的扯皮现象大大减少,协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正是因为引望模式带来的这些优势,才使得千里科技、吉利参与到《车BU投资框架协议》中。它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进退。其目标是打造面向整车企业的AI开放智行平台,打破过往“整车厂+Tier 1供应商”固有的线性合作模式,形成一种互相反哺的正循环,避免信息损耗和利益博弈带来的不利局面。

印奇充满信心地表示:“未来需要一家能将大模型技术、产品场景定义和软硬协同能力进行系统性整合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而在未来,我们将承担起这样的使命。”

最后,也是非常实际的一点,千里科技、吉利的车BU建立之后,各方可以直接分享智能汽车领域的收益。相关数据显示,华为车BU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了75.87亿元和55.97亿元,不过在2024年1 - 6月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了22.31亿元。由此我们可以展望,未来千里科技、吉利等筹建的车BU将技术能力开放给全行业后,也有望获得可观的收益回报。

千里科技,就像是给吉利装上了一台强大的AI发动机。

千里浩瀚智驾方案这个名称,有着独特的解释。其中,千里科技代表着最强的AI能力,而浩瀚则代表着最强的整车制造能力。该方案以“零碰撞”为目标,构建了全方位、多维度的安全防护体系。它不仅实现了“智驾平权”,更强调“安全平权”。

作为第一代的AI四小龙,2018年,印奇创立的旷视科技组建了一个几十人的智能驾驶团队,并展示了车载AI视觉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涵盖了人脸解锁、账户切换、驾驶员识别及多模态交互等多种功能。到了2021年,在特斯拉纯视觉路线成功验证的影响下,旷视科技决定正式入局智驾行业,并随后成立了智驾业务品牌——迈驰智行。

在智能驾驶行业,并不缺乏一些优秀的算法公司。但实际上,智驾本质上是一个考验工程化能力的行业。从旷视的既往业务来看,它擅长走软硬一体的商业模式。从早前的安防行业,到一直在研究的AMR机器人、SLAM导航智能无人叉车、人工智能堆垛机、穿梭车等移动机器人产品,都可以看出旷视并不是一家只懂算法的公司。它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硬件产品体系,拥有和主机厂良好沟通的对话体系。

基于在计算机视觉上的技术优势,旷视迅速切入到以视觉为主的技术路线。它组建了几百人的团队,并打造了两套BEV视觉算法模型 — BEVDepth和PETR。在2023年,旷视正式发布了三种不同配置的量产智驾方案,这些方案全部面向L2 +级智能驾驶,并且在吉利多款车型上实现了量产。

2024年7月,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通过股权受让间接持股了力帆科技。同年11月,印奇接任力帆科技董事长。到了2025年2月,“力帆科技”正式改名为“千里科技”,并确定了“AI +车”的发展战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资本市场就给出了积极的反应。按2月涨幅排名,千里科技以上涨54.35%位列重庆上市企业第一。

这充分说明了市场对千里科技背后所代表的AI力量的看好。在智驾方面,吉利体系内部其实有不少智驾团队,比如研究院智驾中心、极氪自研智驾团队、路特斯智驾团队、子公司亿咖通,以及脱胎于吉利的福瑞泰克。然而,这些内部力量的拉扯与消耗,对吉利的智能化发展并没有益处。

从《台州宣言》发布之后,吉利控股开始以聚焦和整合为发展思路。领克并入极氪、几何并入银河,在车型以及智能化力量方面力求实现力出一孔。而千里浩瀚是吉利首次摆在明面上称“统一”的智驾品牌。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会后的沟通会环节明确表示:“整个吉利将形成智驾的‘一盘棋’。”这基本明确了,以陈奇团队为主的自研力量以及千里科技代表的AI力量,会在吉利集团内汇聚成流。“千里浩瀚”将覆盖吉利全系不同价位车型,吉利银河未来的全新产品都将搭载千里浩瀚,吉利中国星也将陆续搭载千里浩瀚,从而实现高阶智驾的普及。

对于千里科技来说,吉利是一块最好的试金石。今年2月份,极氪品牌交付1.4万辆,同比增长约87%;截至2月底,吉利银河的累计销量也超过了70万辆,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一匹黑马。而对于吉利来说,千里科技同样是一个最好的AI发动机,可以迅速补齐吉利在AI方面的能力,助力吉利跻身智能化的第一梯队。

未来新能源的竞争,核心是智能化的竞争。从去年以来,在端到端、大模型等技术趋势的推动下,智驾正在面临激烈的行业洗牌。我们正处于从“车+AI”到“AI+车”的历史转折点,智驾未来三年将进入收敛期,以千里科技为代表的AI力量,或将重塑汽车与大模型的新格局。

本文先阐述了华为引望公司成立及合作模式,分析其对汽车行业合作协同的积极意义,接着介绍了千里科技的发展与技术实力,以及它与吉利的合作情况。指出在新能源竞争聚焦智能化的当下,汽车行业正从“车+AI”向“AI+车”转变,以千里科技为代表的AI力量有望重塑汽车与大模型的新格局。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418.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