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亚洲战略与各国合作峰会上对中印关系的表态,分析印度突然缓和与中国关系背后的原因,指出这一转变或与特朗普对印度的施压有关,同时提醒对印度的态度需保持谨慎。
据相关报道,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近日于新德里举办的亚洲战略与各国合作峰会上发表了一番引人关注的言论。他表示,即便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印两国之间依旧会面临一些问题,但他坚信可以通过非冲突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苏杰生强调:“分歧不应演变为争端,竞争不应升级为冲突。我们在诸多领域确实存在竞争,但竞争却不意味着必然走向对抗。”他还声称,真心实意地认为改善中印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回顾过去,中印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好。尤其是边境事件发生后,两国关系一度陷入低谷。这些年,美国在背后不断怂恿和挑拨,使得印度没少针对我国采取一些不友好的行动。而此次苏杰生突然就中印关系发表这样的言论,在外界看来,着实是一件罕见的事情。然而,深入了解后会发现,印度此举似乎另有深意,可谓是知道刀子往哪里扎,能让美国最疼。
印度为何会突然向中方喊话,提出中印双方之间并非只有全面竞争和冲突对抗这两种关系形态,只要双方相向而行,就能够在多个关键性问题上缓和或者解决彼此之间的利益矛盾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逐渐认识到中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在经济领域具有广泛的互补性,加强双边关系有助于促进贸易、投资以及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在气候变化、反恐、公共卫生等全球和地区性问题上,印度与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需要加强合作。此外,中印两国有着悠久的文明交流历史,加强人文交流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但更为关键的是,在当下这个敏感的时刻,与中国缓和关系、加强合作,是对美国最好的反击。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早不做决定,晚不做决定,偏偏在特朗普准备对印度下狠手的时候,想清楚跟中国缓和关系、加强合作是有利的,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被特朗普“逼的”。
面对特朗普对外宣称要对印度多个产业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巨额关税,尽管印度总理莫迪一再退让配合,主动削减了对美方出口印度相关产品的关税,但特朗普并没有把莫迪的积极姿态当做不向印度加征关税的让步,甚至变本加厉地对印度实施巨大威胁。
在此情况下,莫迪当局决定改善与中国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接触来往。这样做,既可以平衡与美方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同时也能够弥补其经济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在特朗普上台后积极缓和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其对美方战略的预期彻底破灭导致的策略回调。
综上所述,印度摆出上述姿态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趋利避害,并非出于总体战略上的认知改善。所以,对于印度,我们始终不能抱有幻想,需要继续保持应有的谨慎。
印度外长苏杰生表态中印可通过非冲突方式处理问题,认为改善关系符合双方利益。分析了印度突然缓和与中国关系的原因,指出这或是特朗普对印度施压下的策略回调,目的是趋利避害。提醒我们对印度不能抱有幻想,要保持谨慎。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