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广东林业发展动态,介绍了韶关市翁源县发放首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的情况,阐述了林业经营收益权的内涵及权证作用,还提及全省各地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导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举措,以及广东在绿色金融支持林业发展方面的规划。
近日,在韶关市翁源县,迎来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首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正式发放。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当地林业发展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凭借林地经营权证,农康生态家庭农场等5家企业成功获得银行授信,总额高达1100万元。这不仅标志着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在广东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更宣告着广东省林业经营主体权益保障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此,林下空间等林业经营权能开始转化为可流转、可融资、可收益的“绿色资本”,为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开启了全新的模式。
江门,这座森林资源丰富的城市,《规划》为其提出了构建“三区”协同发展的总体布局。在江门的大地上,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下面这张图片就展示了其优美的自然风貌。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广东路径
据深入了解,林业经营收益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主要涵盖了林下经济、经济林、林业碳汇、湿地环境、森林康养、森林旅游、公益林(天然商品林)等非木质经营活动,以及由此获得补偿及入股、托管、合作收益的权利。对于林业经营者来说,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就像是一把多功能的钥匙,他们可以凭借这把“钥匙”办理流转交易、质押贷款、项目申报、示范评审和林业资产证明等一系列重要事项。
发放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其实是广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它象征着林业经营主体权益保障迈入了新的阶段。在全省各地,都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核心导向,不断加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力度。大家都在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广东路径,努力将丰富的森林资源转化为可流转、可融资、可收益的“绿色资本”。目前,广州、韶关、茂名等市以及恩平、英德、平远、连平、封开等县(市)已经先行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同时,鹤山市还开展了全国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为全省的林权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
根据《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广东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引领作用。具体来说,广东会研究将符合条件的林权交易服务、林产品加工和销售、林下种养、森林景观利用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并且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林权抵押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林业经营收益权等质押贷款业务。此外,还会开发适合林业发展的中长期贷款等创新产品,简化贷款手续,加大对林业贷款的支持力度,以此来支撑现代化林业产业建设。
本文围绕广东林业发展,介绍了韶关翁源发放首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的成果,阐述了林业经营收益权及权证的作用,展示了全省各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实践,以及广东通过绿色金融支持林业产业建设的规划,体现了广东在探索“两山”转化路径上的积极努力,推动林业资源向“绿色资本”转化,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