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揭晓情况,重点突出了天河区在此次评选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天河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算力、政策等方面的布局和优势。
近日,广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典型案例正式揭晓,这一消息在人工智能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市共有33个案例成功入选,其中天河区表现十分突出,有9个案例上榜,占全市近三成。入选案例广泛涵盖了AI+医疗、AI+制造、AI+城市、AI+农业等多个热门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天河力量”备受瞩目。
当下,天河区正加速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先行示范区。在这片土地上,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如百花齐放般蓬勃发展。其背后,是天河区在AI领域的不断布局,以及一批人工智能企业的高度集聚。
01 瞄准核心要素,天河资源丰富
天河区在“算法+大模型”方面资源丰富。在大模型领域,网易、小鹏、UC、佳都、冠岳网络等5家企业的6个大模型成功通过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在算法方面,网易等43家企业的57个算法获得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约占全市的30%。如此丰富的资源,为天河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瞄准算力资源,天河区集聚“重器”
天河区拥有中移动南方基地、电信亚太信息引擎、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等3个算力中心。同时,天河区率先落地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目前其会员数、交易标的数均居各区首位,累计交易额占全市交易额一半以上。这些强大的算力资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3 瞄准政策供给,天河“真金白银”支持
天河区致力于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先行示范区。去年12月,天河区印发实施《广州市天河区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叠加,围绕人工智能“黄金三要素”,对单个企业每年最多给予1500万元的有力支持。政策内容包括强化智能算力供给、激励智能算法研发、推动数据要素“破壁”等,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文介绍了广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典型案例揭晓,天河区以9个上榜案例占全市近三成,展现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天河区通过丰富的“算法+大模型”资源、集聚的算力中心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加速打造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先行示范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