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招:大厂抢人,AI岗位成应届生“香饽饽”,春招季:大厂吹响集结号,AI岗位应届生争抢上岸

本文聚焦2025年互联网春招市场,在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启大规模招聘,包括美团、阿里、京东等。详细介绍了不同公司的招聘计划、岗位需求和薪资待遇,同时也讲述了应届毕业生在春招中的求职情况,既有对AI岗位的热烈追捧,也有因专业等问题面临的困境,反映了当前招聘市场的新趋势和求职者的心态。

2025春招:大厂抢人,AI岗位成应届生“香饽饽”,春招季:大厂吹响集结号,AI岗位应届生争抢上岸

人工智能引发的风暴,强势席卷了招聘市场,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独善其身。春季招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头部公司争夺技术人才的首个战场,接连不断的招聘信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2月26日,美团正式宣布2025年春季招聘计划。此次招聘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和实习生,招募规模高达5000人,涵盖了10大类职位。进入3月,阿里、京东、字节跳动、小红书等各大互联网公司也陆续发布招聘信息,纷纷加入招兵买马的行列。实际上,今年更早的时候,AI新贵DeepSeek就已经开启了大规模招聘。在相关招聘网站上,DeepSeek发布了21个岗位。其中,“深度学习研究员 - AGI”岗位月薪高达6万 - 9万元,算上年终奖,年薪可达百万元。“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宇树科技则推出了“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岗位,薪资水平为70K - 100K(13薪),按照最高10万元月薪计算,年薪可达130万元。人工智能的热潮仍在持续蔓延。智联招聘2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3.4%,位居各行业之首。人工智能工程师更是以69.6%的求职增速跃居职业榜首。即将硕士毕业的沐沐,还没从上一轮秋招的紧张战斗中缓过神来,春招释放的一批岗位又促使她进行新一轮的查漏补缺。她表示:“今年春招还是有不少有潜力的岗位,我已经陆续进入几个面试环节了,但是还没收到理想的offer。”负责招聘工作的王伟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大厂春招的需求有些回暖,和秋招补录名额一起开放,今年开工第一周就有不少头部公司放出了岗位,整体的热度要比去年同期高出不少。”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也表示,通过与多家企业沟通,目前企业招聘需求有所恢复,但更多倾向于校招,主要是出于用人成本的考虑。大厂春招吹响了集结号。过去一年,各大互联网公司在聚焦核心业务之后,重新回到了增长轨道,人员结构也逐渐趋于稳定。因此,春招成为了互联网公司业务调整、重新排兵布阵的关键节点。2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3月25日,在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上,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表示,经历了几轮裁员之后,阿里的员工数量已经触底,释放出阿里将重新开启招聘的信号。从阿里财报可以看出,2024年年底,阿里员工数为19.4万,而在2021年年底,该数字接近26万,连续几年大规模的降本增效后,大厂的人员缺口逐渐显露。在近期的财报业绩会上,美团创始人王兴着重谈到了AI战略,称美团对于AI是“进攻而不是防守”,“我们会利用所拥有的一切来尝试进攻,主动去在AI方面实现我们的领先地位。”京东加大春招力度也与其当前业务的调整密切相关。开年后,京东官宣闯进外卖赛道,重新搅动本地生活战局。此外,京东也已切入具身智能领域,侧重家用场景,现已成立相关业务部门。国内某985大学的研究生林鑫,秋招保底拿到了一家头部大厂的offer,但他打算在春招的海量岗位中寻找更具性价比的工作。相比秋招期间的焦虑,面对春招涌现的新岗位,他显得从容得多。他投递出去的十多份简历中,已有两家进入面试环节。林鑫回忆,三年前他经历过招聘季的厮杀,按照以往经验,只要通过业务能力考核的面试,收到offer的概率会达到90%以上,但这两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竞争更激烈了,很多终面通过的候选人也要面临漫长的‘泡池子’环节(简历池,指笔试、终面通过后的等待过程),再根据学校和综合素质淘汰一批人。”尽管春招市场逐渐回暖,但毕业生的焦虑情绪仍然难以消散。沐沐在小红书更新自己春招的进度,吸引了上百个四处碰壁的应届生。她还在个人首页详细介绍了每段实习经历和擅长的技能,希望能引起猎头或者招聘人员的注意。AI岗位火爆,应届生争抢上岸。王冕回忆几个月前的秋招经历,形容那是一场兵荒马乱的战斗。由于准备不充分,他广撒网投递了上百家公司,集中进行了大大小小60多次面试,最后仅获得某头部公司边缘业务的岗位。这份工作并非他的理想选择,他决定把春招当作跃入AI赛道的最后一次机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如果不能进入核心业务条线,很有可能被时代抛弃。”经过一个假期的复盘,王冕恶补了AI应用场景和相关知识,最终成功上岸某中厂的产品经理岗。在社交平台上,像王冕一样想要跻身AI岗位行列的应届生不在少数,面试经验帖逐渐衍生为一门课程,希望在春招中翻身的应届生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涌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中。某985大学的应届生亚楠对待春招市场涌现的新机会则比较佛系。由于专业问题,大量流入招聘市场的岗位基本与她无缘,专业对口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她注定无法成为热门岗位的候选人。整个秋招阶段,亚楠前后投了近百家公司,进入面试环节的占比达到60%,但能确定拿到offer的只有1 - 2家,同时能满足收入可观、发展稳定、福利待遇不错的公司更是寥寥无几。她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保留某中厂的运营offer。随着AI岗位全面涌向春招市场,相关岗位的需求也大幅增长。其中,阿里春招开放的岗位超过3000个,AI相关岗位占比接近50%,高德AI相关岗位占比约65%,阿里云超过80%。除了头部互联网公司高调争抢人才,中腰部公司研发、算法相关岗位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具备AI开发能力频繁出现在岗位需求中。负责招聘的王伟表示:“今年春招的针对性比较强,科技公司几乎都选择在核心业务中融入AI功能,算法和研发等岗位的市场需求量大,开出的工资也比较高。”庞大的市场缺口促使头部高校调整招生计划。今年以来,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高校纷纷扩招。以清华为例,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旨在培养具备人工智能AI思维、胜任AI技术、具有AI与不同学科深度交叉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林鑫也想搭上人工智能的风口,他尝试投递某头部大模型公司的实习岗位,却未能获得面试机会,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厂的出海业务。李健认为:“可能卡在了对口专业上,即便是运营类的岗位,都要求有相关AI实战经历或者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瞬息万变的AI竞赛场中,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者的创新能力,这种技能也导致了职场收入差距的拉大,李健认识的同校计算机专业的应届生收入是他的3 - 4倍。面对巨大的技术浪潮,赶上变革的应届生都不想错过机会,但机会并非人人都能抓住。上岸后的王冕也怀有一丝危机感,他担心有的AI岗位会变成一种过渡性工作,一旦在行业竞争中失速,他也可能成为被淘汰的一员。(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2025年互联网春招市场在人工智能热潮的影响下异常火爆,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启大规模招聘,释放出大量岗位。应届生积极参与春招,对AI岗位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专业等方面的困境。同时,高校为适应市场需求调整招生计划,以培养更多符合AI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求职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688.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