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青年旦增吉美:从“宅男”到速降先锋的热血蜕变,旦增吉美:速降路上的挫折与梦想,激励高原少年逐梦前行

25岁藏族青年旦增吉美热爱速降单车的故事,他从内向“宅男”转变为速降爱好者,经历摔车事故和比赛失利,却依旧坚持,并致力于普及单车文化,激励高原年轻一代追求梦想。

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车轮飞速划开稀薄的空气。一位年轻的藏族小伙正驾驭着速降单车,在陡峭的山坡上飞驰而下,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他,就是25岁的旦增吉美。

旦增吉美与速降单车的缘分,已经悄然走过了十个年头。曾经的他,是一个十分内向的“宅男”,生活简单而规律,就连去超市购物,都只认准同一家。然而,一部名为《车轮不息》的纪录片,如同一束光照进了他略显单调的生活。“第一次感受到自行车的魅力,想要去探索和学习”,旦增吉美回忆起当时的感受,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就这样,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速降单车的征程。

每逢周末,旦增吉美总会约上三两好友,一同前往拉萨周边的山坡进行练习。他们推着单车,一步一步艰难地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山脊,虽然这个过程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但当他们站在山顶,俯瞰着脚下的大地时,心中满是期待。随后,他们便会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下,风在耳边呼啸,那种追逐风的感觉让旦增吉美深深着迷。“推车两小时,下山10分钟”,他笑着描述这段经历,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那短暂的飞驰中消散。

通过单车,旦增吉美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尽管“骑车的圈子不大,在西藏玩单车的人更少”,但自行车成了他们梦想的交集。于是,旦增吉美和朋友们一起组建了自己的车队——疯狂的挖掘者(Crazy Digger)。他们就像野牦牛一样,勇敢地踏出属于自己的路,努力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场地。

自行车不仅为旦增吉美带来了友谊,还帮他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他开始尝试拍摄极限运动纪录片,通过镜头记录下速降运动的精彩瞬间,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项充满挑战的运动。同时,自行车也让他有机会探索体验到更广阔的世界。

然而,极限运动在带来刺激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2017年,旦增吉美遭遇了一次严重的摔车事故。“当时第一时间不是看自己的身体,而是看我的车有没有事,挺奇怪的”,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但这次事故并没有让他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对速降单车的热爱。

2023年,旦增吉美迎来了一个走出西藏的机会。他受邀前往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参加全国青少年自行车山地速降系列赛。这是他第一次离开西藏,踏上陌生的土地。“当时挺兴奋的,除了要坐飞机自己有点紧张”,他害羞地说道。告别了熟悉的布达拉宫,他将心爱的单车带上了飞机。当飞机飞过河北平原,舷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张陌生的赛道图纸铺展开来。

在崇礼,旦增吉美见到了国内领先的比赛场地,也结识了一众高水平的顶尖车手。“那里高手真的很多,我们也不能自己埋着头骑,就想着要学习更多好的经验”,他意识到自己与高手之间的差距,渴望通过这次比赛提升自己。然而,陌生的赛道让他在初赛中就不幸摔伤,最终也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次失利,一度让他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项运动。

回到西藏后,迷茫的旦增吉美爬上了熟悉的山坡。当他感受到风,重新看到那洁白的雪山时,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再次体会到那种感觉以后,突然就觉得,生命需要有热爱才有意义”,他明白了自己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做一名单纯的骑手,而是要将单车文化和更专业的知识普及给西藏更多热爱单车的少年。

如今,旦增吉美积极邀请更高水平的车手来西藏交流技术,主动参与培训和引导工作。他希望让青少年在了解并学会处理风险的前提下,体会运动中超越自我的精神,激励高原上的年轻一代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的车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已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170余人,仅2024年就增加了50多人。去年夏天,他们还在西藏举办了一个小型的越野比赛。今年,旦增吉美希望能在拉萨开一个自行车和越野电动车俱乐部,给更多热爱极限挑战的朋友搭建交流平台。

三月的阳光开始融化雪山的银冠,山脊上又响起车轮与山石的唱和。每一道俯冲的弧光里,都蕴含着一个挺直脊梁的瞬间。在雪域高原上,像旦增吉美这样的青年们正用自己的方式丈量着自由,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

藏族青年旦增吉美从内向“宅男”因纪录片爱上速降单车,经历练习、组建车队、遭遇事故、比赛失利等一系列事件,从自我追求转变为致力于普及单车文化,激励更多高原少年追梦,展现了他对梦想的坚持与担当,也体现了极限运动带来的成长和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682.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