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展开,介绍了该节日的时间,强调孩子安全的重要性,并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等多个方面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详细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最后还列出了紧急救助电话。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
自1996年起,我国将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孩子的安全,时刻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下面这份安全“锦囊”请务必收好。
一、消防安全
二、交通安全
- 上下学途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过马路时,切不可追逐打闹、横冲直撞、猛跑、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更不能在机动车道翻越护栏横穿马路,行人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
- 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的孩子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坐稳扶好,千万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
- 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以防紧急刹车时,咬到舌头或食物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 坐轿车时要坐在后排座位,4岁以下孩子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大人不能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
- 要警惕汽车盲区,不要靠近汽车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也不要蹲在车前玩耍等,即便在家门口、小区内也不能放松警惕。
三、防溺水安全
- 不要在江河湖塘等水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
- 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江河湖塘边洗东西、抓鱼虾、抓青蛙、捞水草等。
-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发现同伴溺水,应立即呼喊成人帮助,或拨打110、120电话,也可以用树干、绳索、漂浮物等进行施救,但不得手拉手盲目施救。
四、课间安全
- 有序进出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避免拥挤或互相推搡,防止出现踩踏事件。
- 不在教室打闹追逐、互扔东西,防止被桌椅棱角碰伤。
- 不随意攀爬扶手或趴在教室窗口张望,防止出现滑倒坠楼事件。
五、上课时安全
- 实验课前,要仔细听取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在实验室中不要因为好奇乱动化学试剂,做实验时需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
- 体育课时,不随意攀爬运动器材,不做危险动作。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发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告知老师,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六、校园生活中安全
- 不得携带管制刀具、违规物品进入校园。
- 面对校园霸凌,要自信、勇敢,要有反抗的勇气,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帮助。尽量减少在危险地带停留,学习自我防御,谨慎交友。
- 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不要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事后要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话报警。
七、网络安全
- 健康上网,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 警惕网络上主动加好友的陌生人,谨慎加入群聊,添加陌生人或加入陌生群之前,一定要请大人核实对方身份。
- 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辨别不良信息,拒绝有害低俗信息的诱惑,学会控制欲望,学会自律。
- 不在网上与别人争吵,谩骂或暴露别人隐私等。
八、外出安全
- 不到河边、水库、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滑冰等,到这些地方进行娱乐活动必须有家长陪同,防止溺水等事故。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 警惕小区、公园等地区健身器材安全,不做危险动作。
- 注意警告标志、禁止标志。远离井盖、下水道口,远离有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的场所,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做危险的动作。
- 不在空中架有电缆、电线的地方放风筝或进行球类运动。
- 观看比赛、演出或电影时,排队入场,对号入座,做文明观众。比赛或演出结束时随队而出,不可在退场高峰时向外拥挤。
最后,这些紧急救助电话请一定让孩子记牢:火警电话119,森林防火报警电话12119,医疗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详细阐述了该节日的由来和今年的具体日期。重点从多个方面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措施,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等。同时,还提醒孩子们牢记紧急救助电话。希望通过这些内容,能增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