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冷链物流钦州港基地的建成开园以及“钦州 - 成都”铁海联运进口冷链测试班列的发出展开,介绍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背景、相关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情况,以及此次事件对四川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3月28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四川省港投集团传来。备受瞩目的川桂合作重点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冷链物流钦州港基地,在这一天正式建成开园。与此同时,象征着新征程开启的“钦州 - 成都”铁海联运进口冷链测试班列也顺利发出,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冷链物流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部陆海新通道,它是中国西部省份携手东盟国家共同打造的一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早在2019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正式印发,这标志着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规划》中明确指出,从成都到广西的通道在三条主通道里距离最短,它也是四川南下最近的出海大通道。作为四川对外的“主力军”,四川省港投集团极具前瞻性地在通道上的两个重要节点——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广西钦州港分别投资建设冷链物流基地,致力于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物流体系,从而打通东盟 - 西部(四川)冷链物流大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冷链物流成都国际铁路港基地(一期)早在2023年1月就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后续的冷链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开园的钦州港基地,是多方合作的结晶。它由四川省港投集团牵头,联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投资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约4亿元。这是一个集冷链物流、货物进出口、仓储、运输、加工、检验检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型冷链物流园区。
四川港投集团新通道物流公司负责人介绍,钦州港基地将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基地紧密联动,形成陆海相连、南北相通的进出川南向冷链物流大通道。通过这样的布局,能够实现用最短距离、最优路线“把川货送出去、把外货引进来”,这对于川货出川出海以及四川高水平对外开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开园当天发出的“钦州—成都”铁海联运进口冷链测试专列,搭载着从印尼进口的3200件冻墨鱼。预计这趟专列将于3月31日凌晨运抵成都国际铁路港基地,随后这些冻墨鱼将在川渝地区进行分拨。
本文详细介绍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冷链物流钦州港基地建成开园及“钦州 - 成都”铁海联运进口冷链测试班列发出的情况。阐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地位,以及相关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与布局,强调了钦州港基地与成都基地联动形成的冷链物流大通道对四川对外开放和川货出川的重要作用。此次事件不仅完善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冷链物流体系,也为四川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