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阐述我国水利部在2025年关于水土流失治理、河湖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计划和相关举措等内容。
据记者近期从水利部得到的消息,到2025年的时候,我国计划新增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会达到6.2万平方公里以上,同时还要建设400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并且在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方面进一步加强。
水利部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会把完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当作一个重要的着力点,以此来对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进行完善。这里面涉及到的相关措施包含了不少方面。比如说要完成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生态脆弱的区域以及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的划定工作,而且要全面推行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在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上也要加强,像长江上中游、东北黑土区等区域都是重点关注对象。另外,以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重点区域,要新建一批淤地坝,同时对一些老旧病险的淤地坝进行提升改造以及除险加固,还要加强淤地坝的度汛管理等工作。
完善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在完善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里占据着重要的一环。按照相关介绍,在2025年我国会建立起全国地市级以上的母亲河名录,并且针对这些母亲河实施复苏行动,对白洋淀、塔里木河、石羊河、东居延海、黄河三角洲等区域的生态安全进行保障。与此同时,还会探索建立河湖健康预警机制,完成全国河湖的第一轮健康评价。
将目光聚焦到完善水域岸线保护治理体系方面,全国各级的水利部门会严格管控河湖库水域岸线空间,在涉河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上进行加强,对于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等突出问题要加大整治力度。要加快推进全国河道砂石采运管理的“一码通用、一码溯源”工作,还要开展黄河流域非法采砂的专项整治行动。
本文总结了我国水利部在2025年关于水土流失治理、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完善以及水域岸线保护治理体系完善等多方面的规划与举措,体现了我国在水利生态方面积极建设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53.html